close

      道德經無 私 章 第 七 (無私之心)  

廖益達

孔子曰: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實體上是「天無私覆(天像厝蓋)、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雨露無私澤(一枝草一點露)」的精神,故聖人無私,不自有其生,不是為自己生,以百姓之生為生,是以治百姓來生,故百姓亦得以生活安樂及生生不息;故知聖人功夫,全在體念天地之德一去其私心,泯其我念,消除只有我之念頭,存其真氣,存道氣、天地正氣,養其生機而成的,培養他的道心。反觀世人每個人好自生其生,愛好自己生在世就好,而不悟無生之妙,不悟不來生(超生了死)之奧妙;好自生其心,愛好生出各種凡心,而不悟道心無心之妙;好自用其用,愛好利用假體追求奢華,而不悟無用之妙,假體是假,借假修真;好自私其私,愛好名利心甚重,而不悟無私沒有私心之妙。故永為凡夫,實其來有自,實在有他的原由,由此可推知茫茫眾生(蒼生)為富貴榮華忙碌一世,惟其有私,因為它有私心,故無法成其私,沒有辦法消除他的私心,唯有那些肯犧牲享受的人,終能最後才能真正享受犧牲的那份喜悅。(徐茂公,北海龍王私心,魏徵斬龍王故事)。

ㄧ.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解:天長地久:是形容宇宙無窮盡的形容詞,蓋因為取天之廣大無垠,地之載行運用無窮盡,故謂其「長」「久」。天為最大父,地為最大母,父之道能生育萬物,母之道能長養萬物;生育者施之而不匱乏,生育萬物永無斷絕,長養者養化之而不勞(辛苦),施而不匱者如此永無斷絕為天道之無私,養化而不感辛勞者,地道之無私也,以其無私故能 長生。(因為天地沒有私心,不為自己而生是爲萬物而生。)

 道體永恆(久) 道用無窮,人們也許由於道體虛空,看不到摸不著,而對這個說法難以接受,天地萬物是道所創生的,是看得到也摸到著的;用天地來說明,人們也就可以由此而上推到道了。剛才說道體永恆無窮,因此天地也是永恆而無窮的;天地之所以能夠永恆而無窮,是因為它們無私心的關係,因為它們生長萬物、長養萬物,只是爲了生長而生長、長養而長養,換一句話說只是爲了服務罷了,所以能長且久。     以其不自生: 「以其」指因為它如何如何,「不自生」是指不自私其生,即本乎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心來照顧他人,稟公而無私心(非常公正),時時爲萬物著想。

道本是人類共同的生活目標,非人所可私佔,非是世人可以私自佔有,天地最能體道依照道而行以其無為,因為天地是行無為之行,故二氣流行(陰陽)四時運御行焉而普生萬物,不生自己使萬物,不是爲自己,而是爲萬物能復歸天地,故能長且久,亦能長生。        

剛才所說道是服務天地,長養萬物,服務萬物,體道的聖人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處處謙虛退讓,結果反而得到人家的愛戴;事事不計較利害得失,捨己為人,結果反而身受其益。這不正是因為他不自私的關係,結果反而成全了自己(亦即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之另解釋)。

二.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解 :「後其身」把自己置於他人之後,不敢走在天下人前面,為天下先,本乎謙德,事事讓人,決不與人爭先後及爭利。

    「而身先」指聖人因知謙德,先人而後己,不以爭先於天下,卻反而能得到眾人的愛戴,天下人的推尊與仰望,故稱雖後其身,卻先於人了。

     「外其身」把自己的生命置於度外,引伸為不爭權利名實,重道不重肉體,不沽名釣譽,功成名遂身退,渡化一切眾生,卻以為自己所度,因須度衆必先度己,所以殉道亦在所不惜。

「而身存」指聖人不惜以身殉道,故身死而道存,道存而千古如生,故稱「身存」。(精神萬古流芳)。   聖人效天法地之無私,順應天下人之生,遂順從天下人之天性,決不以私意行乎其間,聖人絕對不以自己私心行道於天下,故能後其身而身先,所以能把自己置於他人之後,反而受萬人愛戴,外其身而身存,把自己生命置之度外,身死而道存,反觀世心營營為一身之謀,欲作千秋之計,身死而名裂,哀哉!

天也空來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來月也空,東昇西墜爲誰功。金也空來銀也空,死後可曾在手中;妻也空來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權也空來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酒也空來氣也空,世間浮華一陣風。

三.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解:無私,指聖人之德性,本乎一誠,誠則無私,無欲,無人我,無先後。蓋有私則有限,無私則無限,有私則利己,無私則利人,利人則得人,利物則得物;故知利己則所得有限,利人則所得無窮,無私則方成其大私,無我方成其大我,無為則成其大為,無功則成其大功。雖云:無所有,卻能無所不有,雖道一無所得,卻能無所不得,此謂:「一切有即一切無,一切無即一切有」的真諦所在。天地有私:天地運御不順,日、月、星三光不能發光,四時〈春、夏、秋、冬〉不能順序,水旱相伐,風雨不節,隆冬不寒,盛夏隕霜,山崩地裂,山河枯竭。

結論:

此段與般若心經內: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心意,無色生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

一.人當體天長地久的真諦與之共偕三才之ㄧ。人配三才之ㄧ,,但卻僅聞只看到天長地久,而鮮聞很少看到世人壽千秋萬歲,其理由是因爲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係因能稟公而無私,本乎無私心之生化覆載無盡期,生育萬物,長養萬物,運載沒有期限,而一般眾生卻人我之見不去,故不能長且久。         

二.無欲、無為乃體天地生生不息之精神,最值得進德修業者仿效,體會出「吾心即宇宙,宇宙卽吾心。」物我一體,天人合一,聖賢、神仙、佛,菩薩亦必如此而已。足見天下無二道,聖人無二心。四時有不同的季節,天不偏私去改變它,所以才能完成一個週年;百官有不同的才能,國君不偏愛那一個人,所以國家才能太平,文武才俊之士的名銜不是百官所賜,所以德性才能具備。萬物有不同的條理,因為無私所以大道才沒有稱謂,沒有稱謂所以能無為,能無為也就無所不為了。

三.當本乎必須本著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精神才犧牲享受,方能真正地享受犧牲;聖人體到、行道,能本乎謙德事事讓人,不敢為天下先,亦不與人爭名奪利,而能先於人了,經獲得千秋之真名,真利。       又聖人因識透人生真諦,故不爭權利名實,重聖輕凡。重道不重肉體,置個人死生於度外,本乎殉道者的精神誨人不倦,犧牲小我,功成而弗居,也因其能以身殉道,固身死而道存,道存則千古如生,此即意味著死而不亡,永世常存,配乎天地之長且久,而同列於三才之一。故知聖人因不存私偏偽治之心,一向光明磊落,反而能成就其學道之大私一超生了死。又大同世界的來臨,其基本的條件應為「無私」。

孔子的偉大即達乎所謂的天長地久「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的美譽,常在我們的心靈縈繞,就因為有了這位至聖先師,方讓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出現了一座光明無比的燈塔,謂我們照亮朦朧的過去,也為我們照開渺茫的未來,使我們體悟到無上的真理常在左右。

   性道有私生死礙   無私無生任優哉   聖人後身先身存   天長地久長生界

本性有私,所以投在有形之假體,所以就有生死,如果本性無私生來死去無所牽掛,來去自由,為什麼來去自由,因為它有悟無生之道。本性如如不動。無私,不被外塵引誘,保持真如,才能來去自由,本性來去不自由因為無私,而沉迷於酒、色、財、氣,因酒傷身,色傷壽,財傷德,氣傷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和尚 的頭像
    老和尚

    台光講堂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