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玄德章第十 (修道之方法)            

廖益達

人之有身,如身之有國,身之有氣,如國之有民,此國之中君臣、父子、人民、夫婦、陰陽無所不具。若能身安氣順,而身中之國土自寧;若能無欲無為,而身中之萬民自靜。這章之意﹕用之於身,可以修身用之於家以齊家,用之於國可以治國﹔反之若存有利欲嗔忿之私,或若存有妄動為之則身不能修,家不能齊國不能治矣。

一、戴營魄,能無離呼。

解﹕戴一裝成戴之。營魄一有兩種解釋﹕壹魂魄一動以營身稱魂,靜以鎮形謂魄。貳玄關竅,為人性之居住之宅。抱一﹕一即是道﹕抱朴子云﹕「人能知一,萬事畢。知一者無一之知也﹖」。故知抱一即是守道、合道的意思。能無離乎﹕指我們必須聚精會神,守住一﹙道﹚之理,時時不離此道,達乎和諧之鏡嗎﹖神不外遊,意不散亂,精神魂魄自然合一處,會合於玄關之處所。清靜經﹕心即驚其神,即驚其神,即著萬物,即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心中緊守著道不能離開道,道也著不可須臾離也。我們能聚精會神守住玄關竅,做到處處河道了嗎?般若心經:觀自在,舍利金剛經:一時佛在。菩薩從來不離身,自家了不相親,若能靜坐回光照,便見生前舊主人。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自家房內主人公,同居同住不知從,若能退不回頭望,物物頭頭總得逢。

二、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解:未達周歲之赤子,元氣未散,乾體存在未破,渾然無知,正是氣專之妙,致柔之妙,因專氣致柔所以無知無欲,無私無慮,神氣故能抱一,魂魄故能相隨,專氣致柔,因專氣致柔所以無知無欲,無思無慮,神氣故能抱一,魂魄故能相隨,專氣致柔,如嬰兒有自然之妙。「專氣」及善於氧氣,善於變化氣順,守住先天浩然又自然之氣,「致」擴 而 廣之,「致柔」即努力使之達到最和諧,最柔和之境界。「嬰兒」係代表赤子之心 ,取其無私、無慾、無思的那片太和之氣,天真無邪的境界。善於變化氣質,長養那浩然之氣,不斷擴展使之能和諧、柔 和,處處中節,時時達乎無慾無私,天真無邪的太和之氣了嗎? 全句:問說:己修到純如赤子一般的至真境界了嗎?

三、滌除旋攬能無此乎。 解:「滌」清洗,使之潔淨。「除」去除。「玄」深奧。「玄覽」係指眼前一 切形形色色之渣滓,和世間一切由學習而得之文華等皆是玄覽,又云「著相」。 「疵」為瑕疵、毛病。是否已洗除了眼前一切形形色色,外來的知識,使   心體達乎澄澈,毫無瑕疵,以致於妄心絕跡的境界?﹙以上是內聖的功夫﹚

四、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解:愛民治國:治世化民國富的總稱,等於儒家「外王」的境界,使人人去 脾氣,改毛病同登聖域。 無為:不必使用智巧,不必有所作為,即可從容中道﹙論外王的功夫﹚治理   國家,教化萬民,是否能把握中道,合乎自然之理呢? 六個門頭一個關,五門必更遮欄,縱他世事紛紛亂,堂上家尊鎮日安五、天門開闔,能無雌乎。 解:天門一即指「玄牝之門」。開闔一意味著動,人心一動,感而遂通,可 生萬法。闔:意味著靜,人心一靜,則萬緣放下,內念寂靜,迴光返照。能無雌乎:雌為物之陰者,含有藏伏之意,不失其安靜,柔順之意。全句為:修至安靜自然知道嗎?於自性之一動一靜中,能守住安靜柔弱之道嗎?能達乎則感而遂通,靜則迴光反照的柔靜自然之理界了嗎?眼界牽連眾界忙,不見可欲萬緣望,望無可望全身出,便見靈山大法王。

六、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解:「明」一心之內照慧光。「白」一心知本體專存。「四達」一只通達無礙之義。全句知我們的自性園通,通達無礙,達乎止於至善之境。「知」:是上之假知假見。「能無知乎」:全句是否達到絕樸圓融,至一點假知假見也沒有嗎?一旦內的妙智慧光芒四照,自性元通是否已到達能去除一切的假知,假見的作崇了嗎? 這輪心境本無塵 因塵惟照本來真 塵盡鏡明無一物   自然現出法王身。    

七、生而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侍,長而不宰,是謂玄徳。 解:生而畜之一即生育之、教養之的簡稱。生而不有一天地生化萬物,聖人 慈養萬民,皆未當有心而施化,一切不敢居功,正是「無我、無私」的境界。為而不侍一「侍」依賴、等待、自大。全句:讚揚聖人心同天地,物我兩望, 與天下之民相忘于道德之中,共入于無為之化,而且為而不恃其功,不望報 為「無而不恃」。「長而不宰」宰:主宰,言能長養萬物,而不能自居主宰。「玄徳」玄深不可測。徳:天德,至善至德。道生萬物,作育萬物,但生長萬物卻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卻不誇耀其能,長養萬物卻不主宰他們,這可稱為精微玄妙之徳了。虛空造自然工 包藏天地與山河   大地山河體混融 無為之為不居功。 聖人最能體會天意,使天下眾生得以生養而不以己有﹙養是仰眾生之慧命,先覺覺後覺﹚這總生化萬物,意化萬物,但一切不敢居功,此便是提昇無我無私之境界了,又聖人天人與天地合,物我兩忘,己入于無為之化境,不恃功不望報,這種長養萬物又不顧自居主宰的最高美德就尊為「玄徳」。                 八、本章是一個修道者的一張重要藍圖:凡我進德修業者當細細體會參行,其方法:壹、先訪明師,球只本性﹙求道﹚,精神與形體合一不斷提昇學道。貳、將道的最高境界化為日常生活中,由人到修至天道,如嬰兒依片赤子之心﹙修道﹚。参、破除一切執相,方不致走火入魔,神鬼佛不分﹙滌除玄覽﹚四、將自身的光輝,由傳道、對流、輻射的方式,經內聖的功夫的提昇作到外王平天下。伍、時時迴光返照與過失於富貴宦海當中。陸、能使妙智慧不斷的提昇,因為智慧是由凡轉聖的一個重要關鍵,有了妙智慧的引導,必能走向圓融就竟之地。柒、最後將效法天地之無私,為天下人而不求功、不望報,這種修持法,宋元之際的邱長春祖師做得最圓滿,故由雙蛇鎖口的夭折相,修誠雙龍珠的聖賢貌相,榮獲「天先中的狀元」之褒賜與榮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