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老師的話-念自性佛
◎淨土法門為「方便法門」,「阿彌陀佛」四句,是萬德洪名,況且「阿彌陀佛」有發四十八大願,只要眾生恭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終之時,阿彌陀佛當與諸菩薩等,現在其前,接引往生西方極樂國土,因此,修此法門者,當修「信、願、行」。
一、當信有「阿瀰陀佛」。
二、當願生「西方極樂世界」。
三、當行日日誠實唸佛。
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中峰國師云:「清珠投於濁水之中,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入亂心,亂心不得不淨。」西方極樂「阿彌陀佛」,比若「清珠」。眾生煩惱妄想,比若「濁水」。
只要眾生能夠時時將西方「清珠」投入自心「濁水」,因為「清珠」入水一寸,濁水自清一寸,入水一尺,濁水自清一尺,直至一心不亂之時,則是「清珠」投入水底之時,此唸佛之淨念,就是排解雜亂之妄心也。
人若能常念「阿彌陀佛」,則用此至誠一念,克服千般妄念,再由正念,念達「唸無所念」,如此達到「能所雙忘」,則,「一念清淨;九品超生」,因此得佛光加被,「帶業往生,凡聖同居土」。
此屬仰仗佛恩加持而度脫,在眾生淺根簿智,無法領悟禪宗自參自度的「究竟涅槃」情況下之補助法、權宜法
念佛的原理與要訣不是嘴說口念,而是憶念不忘、念念相繼。
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奉世尊之命,敘述他的修行念佛圓通法門: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為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斯為第一。』
◎誦經不如講經 講經不如依經行
《達摩血脈論》云:「若知自心是佛。不應心外覓佛。不得將心念佛。佛不誦經、佛不持戒、佛不犯戒,若欲覓佛。須是見性,見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
念佛得因果
誦經得聰明
持戒得生天
布施得福報
覓佛終不得也
若自己不明了,須參善知識,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迴,三界受苦,無出期時。
昔有善星比丘,誦得十二部經,猶自不免輪迴,緣為不見性。善星既如此,今時人講得三五本經論以為佛法者,愚人也。
若不識得自心,誦得閑文書,都無用處。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
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原來不得。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須參善知識,切須苦求,令心會解。生死事大,不得空過,自誑無益。縱有珍饈如山,眷屬如恒河沙開眼即見,合眼還見麼?故知有為之法,如夢幻等。
若不急尋師,空過一生。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師,終不明了。不因師悟者,萬中希有。若自己以緣會合,得聖人意,即不用參善知識。此即是生而知之,勝學也。若未悟解,須勤苦參學,因教方得悟。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要覓佛,直須見性。
見性須參明師指點
「徒兒呀,何謂明師一指點,明師乃是大智大覺之人。能夠解脫自己,照亮別人,此為明師」一指點是點開徒兒智慧之門,徒兒不知,這人一落世,就受周遭人事物矇蔽了,不醒悟,有可能受業所轉,無法自醒,便會執著與常執人世事,而墜入六道輪迴之中,受其煎熬,如果能打開智慧之門,賢徒佛性自然能夠覺悟,而常清常明,就不會受業所轉,而且還能轉業,正所謂降龍伏虎,運轉乾坤,此謂佛法無邊
佛性的潛能是無邊,只怕受迷而不怕艱苦,這佛性受迷跟業力與定力都有關係,所以要經明人指點,智慧就會開,明人就是明白了悟之人,可以開你智慧與佛性的所在地,稱為明師,故明師一指,跳出生死關,謂之如此。
一貫道水仙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