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老師的話-生命的五項修鍊:1
一、願徒兒幸福添加
悲歡離合任隨緣瀟灑,擦乾眼淚再重新出發。
酸甜苦辣歷成長覺發,振脊樑再邁開步伐。
讓那愁雲隨風飄,濟公徒兒心胸闊達。
雖然偶有心傷亂如麻,有師陪伴徒兒不要怕。
攜手互牽拉,無你我他,分別對待放下。
讓溫情遍滿塵沙,處處是慈悲喜捨菩薩。
攜手互牽拉,修辦道呀,同心法舟來駕。
息妄掃嗔修寶塔,願徒兒各個幸福添加。
調寄:城裏的月光
二、徒兒當知:
一步一腳印…何來考折磨
心性若不修…無功苦死受
爾們算砥柱…亦算堪中流
上天一法器…乘愿化九州
順逆智慧謀…隨緣不忮求
虛心否受教…我執惹災禍
為法否忘軀…自私空結果
光圖表面作…惑業怎轉撥
此時天不容…魚目混珠有
天時催逼迫…急得師焦愁
道真冤孽緊…善惡分兩頭
徒兒再矇矓…末劫一併收
覺醒再覺醒…力爭向上游
一勁參天秀…忍辱含和修
跌倒勿餒縮…孤寂煉真佛
重拾初衷走…徒兒們加油
好嗎?
三、為師問徒兒:
* 脾氣,真的改了嗎?
* 心量,真的大了嗎?
* 計較、不平,真的去除了嗎?
* 真的認理實修了嗎?
* 真的虛心受教了嗎?
* 真的事事反求諸己了嗎?
否則……
豈不是「整欉好好(沒改變)?」
我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努力在修辦道上,到最後的結,卻是回到原點。
徒兒你說:「這樣值得嗎?」
壹、修道最怕的是—應付自己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是嗎?
* 一點「提昇」也沒有!
* 一點「涵養」也沒有!
* 一點「謙恭」也沒有!
* 一點「長進」也沒有!
* 一點「豁達」也沒有!
* 一點「穩重」也沒有!
什麼都沒有,
1、徒兒憑什麼想替為師分擔、分憂、分勞?
2、憑什麼要讓千萬人了脫這苦海汪洋?
3、憑什麼九千萬人的九玄七祖一起沾光?
貳、修道最怕的是—光說不練、虛心假意
心一虛---「業」纏;意一假---「魔」入。
徒兒啊!咱們修道是要成為「千古的罪人」?
還是「萬代的聖人」呢?
咱們修道的決心是什麼?
是「一世修,一世成」,
而不是「一世修,萬世沉」,沉淪的「沉」啊!
參、修道最怕的是—自以為很行、很有能力
對於那些反應慢、學習差、糊塗的人就:
在一旁冷笑!看他們笑話!看他們出糗!
一點同理心也沒有。
* 在根本上,這已經是很「缺德」了!
「培德業」是我們修道人的第二生命,
更是一輩子必須做的功課。
德若不培,難顯道尊;德若不培,難擔大任。
德若不培,難轉命運;德若不培,難改氣質。
德若不培,難轉法輪;德若不培,難登聖域。
德若不培,難回理天;德若不培,隨業沉淪。
* 道在那裏?日常生活當中處處都是道場!
*為什麼「一句話」,就可以讓我們難過沮喪、火冒三丈?
「一件事情」,就可以讓我們斷信生疑、怨恨惱怒?
「一個念頭」,就可以讓我們是非顛倒、固執不通?
因為徒兒修道,老是為自己找一大堆籍口,
不能下很大的決心找出---自己的過錯。
聽課,是要找自己的問題---就是反省。
承認自己的過錯當中,心就會愈清。
可就是我們都不承認啊!
心愈清,就能夠找出自己更多的問題。
* 修道的功夫是什麼?---反省
*反省的基礎就是---「不要騙自己」。
* 我們是真的在「行功立德」?* 還是在「行攻利得」?
如果我們修道,總是「專攻人家的弱點、缺點。」
專攻一些「是非、八卦,感應、術、流、動、靜。」
要不,「就是只做表面,希望得前賢的認同,
得到前賢的重視,得到人家的讚美,
得到人家的掌聲,得到重要的職務,
得到人家的肯定………………。」
為師毫不諱言的說:你在道場一輩子,是「苦死無成」!
這是我們大家要戒慎恐懼的。
肆、修道最怕的是---漸變
不知不覺的變,沒有一顆「察覺」的心。
懺悔了,又犯。
地位高,能力強,道齡高,經典體悟深,但也最容易變啊!
* 人家不聽我的,我就不高興。
* 他來了,我行功了愿的機會就少了,找他的毛病批評他。
* 怕別人比我還出鋒頭,就打壓他。誤人子弟、埋沒人才。
要不然呢?……標榜自己的能力---驕傲!
要不……做錯了事,找謊言來交代,把責任推給別人。
要不……就是分你是你,我是我。
這樣的分別心、對待心,末免也太重了吧!
*這些「重大的過錯、毛病」再不改,
將來回去關天牢,或打入無間地獄。
徒兒!要從根本處趕緊的修修自己啊!
我們修道
是要「看重自己」,而不是「標榜自己」
是要「自信」,而不是要「自負」、「自傲」
是要「謙卑」、「涵養」;而不是要「矯揉造作」
是要精進的「鞭策自己」;而不是柔軟的「放棄自己」。
如果徒兒能「樂天知命」,就應該「樂道不疲」。
如果「知了命」,卻又「不甘願」、「不接受」;
「立了命」,卻又「不恒久」、「斷斷續續」;
難怪愈修愈累!愈修愈無力!愈修愈吃力!
根本的問題是:出在自己。
因為徒兒不能夠……認性為我!認理為真!
把「假」的,認「真」了。
該面對的,就拿出「勇氣」來面對。
光有「勇氣」還不夠,還要有「慈悲、智慧」,
才能夠「克服難關」、「善了一次不好的因緣」。
徒兒要「一世修一世成」,就得加油!
* 沒有「大決心」、「大志向」、「大智」、「大仁」、「大勇」
如何能夠「大死大活」一番呢?
有句話說:「萬緣一生,業緣聚集。」
世人為什麼永墜六道輪迴之中?
就是因為世情、親情、感情用得太深、太重,而無法自拔。
聖人說:「煉透世情,才是修行。」
就是徒兒在紅塵,每天所接觸的都是凡塵事、凡間事;
而一個修道人,能夠在塵緣中看得開、放得下,
更進一步的「藉境煉心」、「藉凡修聖」,
修得「脫胎換骨」、「一塵不染」,這就是「修行」。
真正的「道心」,是不著「人情」的,
不會因世間的變化而有所動搖。
要知道:天底下沒有「難捨難丟的事情」,
只有「能不能看淡的問題」;
咱們修道人「清心寡欲」,何來的煩惱?何來改不了?放不下?
q :一個人最大的失敗原因是什麼?
a: 就是對於自己的能力不敢充份信任,
甚至會認為自己一定會失敗、做不好、講不好。
其實…能不能夠做得到?
是不是就在徒兒們的念頭、一念之間而已。
過去的經驗告訴徒兒:
* 成道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能力」,而是「熱忱」。
成道的古聖先賢都是「一心一意」刺入修辦的人。
但是,徒兒也要認知:
* 修,不只是在道場修;
* 辦,不只是在佛堂辦。
* 道,在日常生活當中。
是真佛,只論家常!處處是道場。
不管是在家庭、在職場、在學校、在社會,
徒兒能夠:
「佛心」作用!「道心」運用!「天心」展用!
為師相信:徒兒們的人生,一定能夠過得安穩踏實。
徒兒有「安穩踏實」嗎?
修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因為「好,還要更好!」「棒,還要更棒!」
如果「自我滿足」而「停止了腳步」,
當心「不進則退」!
l 修道,不是要去和人家比,人比人,氣死人啊!
l 贏了別人,卻輸了自己。這不是一個真正的修道人。
修道,是要一次一次的「戰勝自己」、「突破自己」「克服障礙」
才能夠真正體會到「自我成長」的喜悅,
以及「更上一層樓」的成就感。
「更上一層樓」是修道人力爭向上、精進修辦的具體目標。
人,不能與人比,要與自己比,
與自己的過去比,才能激發潛力、增加智慧,
日日有所長,日日有所增進,日久見功夫。
尤其現在是「萬教齊發」「百家爭鳴」的時代。
徒兒!要穩住信心,穩住修辦的方向。
最重要的…* 多用點心涵養自己、充實自己吧!
再不充實、涵養自己,如何能跟得上這個時代的腳步呢?
徒兒們要「以不變應萬變」啊!
修道的路,長不長?就像一列火車,是不是?
有多少的眾生,正等待著你們去接引!
徒兒們也曾經被接引過啊!
所以徒兒們也得去接引別人,
就像為師沒有放棄過徒兒一樣。
徒兒!你們也別放棄自己、放棄別人,好不好?
不漸變的六項修煉:
一、修心,修什麼?修「簡單心」(赤子之心)--不染著。
Q :為什麼能夠「不生氣」?
sh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