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路這麼走發菩提心成無上道27 金剛經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不生斷滅思想)  

廖益達

1佛具有三種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阿羅漢修斷空觀,斷見思惑,證我空,得「一切智」。菩薩修假觀,斷塵沙惑,證法空,得「道種智」。佛修中道實相觀,斷無明惑,就能證到佛的「一切種智」,達到智慧圓滿的境界就是佛。

 2般若法本是執有不可著無,在不斷不常(滅)之間方是中道,涅槃經云:「眾生起見有二種,一者常見,一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斷無常(滅),乃名中道」。詳本分:

 3無斷般若無盡休  斷見執無蹈頑空  無滅實相無壞滅  滅見斷見執二邊

 4斷是常斷之斷:執著世間法,不脫顛倒知見,故於斷中計常,常中計斷,以為之斷。「斷」亦以「常」言。般若法有隨緣之用,不得謂之常,而更無盡無休。故亦不得謂之之斷也。然世人不明中道之理,不脫世俗之顛倒知見,故妄自斷中計常,常中計斷,妄計常斷,而產障礙中道之二邊。涅槃經云:「眾生起見有二種:一者常見,一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斷無常,乃名中道」。「無斷」者;是因般若法,本來無盡無休,是個永遠不中斷之真理,而般若之實體,更是非斷非常之中道;故不以斷常見之稱之。

 5滅以生言,般若法本無所生,不得謂之生,而亦無所滅,故不得謂之滅。又世人不悟涅槃實際,故乃因生言滅,因滅言生,由是乃妄住於生滅途中,流浪轉替,而一切生滅之有漏妄法,遂因之而生起了。「無滅」者,是因般若法,本來常住永無壞滅,而般若之實相,更是不生不滅之中理,本屬無漏之淨法。故「無滅」者通「無生」而言,因此般若法本不能以生滅來証見,故云「無滅」者不應以生滅法論斷也。

 6般法本是著有不可著無,在不斷不常之間才是中道,佛陀怕以前所講的落入斷滅相,在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不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在本分之重點在破非法相,破著無:著斷,以戒勿墮於邊見之一方也。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如來佛,以三十二淨行,成就三十二相好,是為所修的因,菩提證果,即由此而得,因反言問(佛)曰:須菩提啊,「汝若作是念」;你若是有這樣的(觀念)念頭(你千萬不要這樣想)(這是佛陀揣測須菩提對不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的猶豫心念而言,恐他外做故知,而內心猶有所猜疑),(懷疑)以為(認為)若見如來自性是不必具足之相,而得此無上菩提(認為不著相,就可以見佛性,就可以大徹大悟的話),須菩提,你或有此猶豫不決之疑問吧!你千萬不要這樣想,不要認為沒有功德成就(這裡的相是指功德成就),也能夠悟道成佛,你有這種觀念就錯了。(這是一般字義解釋)

 2佛陀說:須菩提啊,你千萬不要想,說成佛是因為沒有任何相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錯的,佛性是體,身相是用,(道是體,德是用,法是用,同樣道理)。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那麼我正確(正言)的告訴你:須菩提,這種不確定的念頭(汝切勿作是念),切不要起,,如果欲見如來自性,誠然不須具足此三十二妙相好的緣故,只要覺行圓滿,即可得無上菩提也。(如來自性原無聲色相可求)

 4在前面(二十六分)我們明明聽須菩提講的嘛,不要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也説:「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可是佛現在又説:須菩提阿;你不要搞錯阿;假如你認為不具足一切功德圓滿,就能大徹大悟,須菩提,你要注意阿,「莫作是念」:你千萬不要那麼想阿,千萬不能認為,不要(沒有)具足功德(功德圓滿)就可以大徹大悟(借假修真)。佛性是體,身相是用,道是體,德是用,一樣道理。

 5莫作是念有三意:一為:具足相是指三十二相好,是透過六度萬行,由福慧雙修,修百劫而來的,佛得菩提,由於福慧兩足功行果圓滿者。所以佛告須菩提,莫想如來不修福慧而得菩提,若倒想如來,是不因諸相具足而証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斷佛種性,無有是處。二為:世尊為使發菩提心者皆領悟必須福慧雙修方能証得菩提,轉輪聖王因修福而不同時修慧,故而`不得菩提,由此當可明瞭修福不修慧,固不能得菩提,修慧不修福亦不能得菩提,必須福慧雙修,二尊具足,方得佛果菩提。三為:肯定無可疑惑之詞的,佛實在是全靠見自本性而修成無上菩提,更是靠一切善法功行果滿而得來。至於三十二相好之具足與否,此於自性上是絕對無關的(這是一般字義解釋)

 6佛性的存在是沒有任何的相, 所以會回到佛性的本體:無上正等正覺。你千萬不要以為如來,或成佛者,佛性是沒有任何的相,所以才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錯的。以為把相去除掉,就能得到體。錯了(借假修真,有肉體才能修成佛的),我們一再講,修行就是圓融萬相,而不是把相排除掉,而是圓融萬相:一合相。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

 1你如果以為人只要悟了道以後,什麼都好了,什麼都空了,這個觀念是很嚴重的錯誤啊,這是佛明明交代須菩提的。現世很多人學佛都有這個觀念。都認為學了佛,悟了道,兩個腿一盤,了了生死,再也不到這個世界上來受苦,這個觀念是絕對的錯誤的,是修道學佛上最大的錯誤觀念。

 2須菩提,我再告訴你(警告),汝若是作這種念頭:說出之一切法皆以斷滅見之。就大錯特錯了。即汝若謂不因修福,便可得無上正等正覺,或以為發無上菩提心者,是真空之妙用,則一切法皆可廢棄而不用,福不必行,善不必修了,如果有這樣的念頭,為誤解般若妙智產生偏見必至沉空,滯寂,真心蒙蔽,冥智,而成斷滅相矣,所以像這樣斷滅諸法,方可得菩提之念頭,這種念頭決不可生起。

 3「汝若作是念」:是佛陀恐須菩提過於蹈空,而落斷見,以為在見如來和觀如來上,既然具足色身,和具足諸相均不可取,那麼一切法當然是形相,相跡之事,都是假的(這是一般字義解釋)

 法呢:是代表世間,出世,代表法界一切無量萬相,代表一切存在的意思,佛陀所講的是:你千萬不要想,要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是把一切的相(法)都摒除掉,都去除掉,這個觀念(諸法斷滅)是大錯特錯的。因為萬法是在找回自己的佛性,印證而已,在還未找回前,還須靠萬法的。如今之求道得道也是萬法之一:萬法歸一(佛性)。

 【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1佛又正言告知:這種念頭決不能生起,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因為真發菩提心者,必依般若之法作為修行工具,只要心不迷執,行而不留滯,無而不滅就是了。若不用此法修行,心性何由發明,汝若言不以三十二淨行而得無上正等正覺者,即是斷佛種性。故發無上正等正覺者,於法是不說斷滅相的。(要在空而不斷,無而不滅)。

 2「莫作是念」:以為發菩提心,是真空之妙用,故一切法皆應廢除,而不必用,福不必行,善不必修了。「諸法斷滅」:謂一切法皆不可用也(道不必修,法不必講)。「於法不說斷滅相」:即謂未悟時必須依佛法修行也。(這是一般字義解釋)。

 3真正發出無上正等正覺的修行人:(於法不說斷滅相)是不排斥相,是圓融萬相的。所有的存在都有佛性,一切相的變異都是佛性所產生出來的,所以不排斥,不對立。修行上的一合相就是圓融萬相,這一點是你的心法及修法,修法之後是你的成就,成就在那裏,就是自然而然萬法圓通,萬德莊嚴。

 結論:

 1有人認為悟了道以後就不來,好像有個地方可躲似的,這是錯誤的觀念,這個錯誤的觀念,在佛法上叫做「見地上的錯」,一個學佛的人,最重要要斷見惑,思惑。見惑有: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五見障礙了修道。思惑就是煩惱惑,内心的貪、瞋、痴、慢(輕賤)、疑。

 2現在人認為人死如燈滅,沒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這是屬於斷滅見,千萬不要落在一個錯誤的觀光,一個斷滅見的思想見解。

 3一個真正學佛的人,想求得大徹大悟,首先要注意不能落入斷滅相,斷滅相是什麼呢?是認為佛法的究竟是空的,見到個空果就是斷滅。金剛經從頭到尾,並沒有告訴你一個空字阿;我們後世的註解,説金剛經是講空的。那是你的註解,佛可沒有這樣説阿,佛只説:「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那是教育方法,他並沒有告訴你是什麼,只告訴你不是什麼,並沒有講空阿,「空」是方便的説法,是個形容詞,如果把空當作真正空得一無所有,那不是空見,那就叫做斷滅見,所以佛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説斷滅相」菩提心般若智它是沒有斷過,要認識清楚。

 4許多人以為金剛經是講空,他們誤會了金剛經裡面一個很種要的精神,如何誤會法呢?他們認為:說「是什麼,非什麼,才是真正的什麼」,把它弄成「空」,而沒有講出什麼:是「空中妙有」(金剛經的精神)釋迦佛在說法(經)時說一個「某某某」然後又說非這個「某某某」才是這個「某某某」,他們把這「非」當做是「空」,事實上他們不曉得金剛經精神是在講「空中妙有」也就是說:這個相的存在,絕對不是單獨的自身而已,而是除了「相」(這個相「實相」及任何一個相,眾生的點、相就是內法法界)的這個相(這個相就是整個外法界),兩者合而為一,才能真正代表最後的這個「相」。整個法界是體,整部金剛經的精神是一直在講這個「體」的觀念,釋迦佛整個過程一而再,再而三的講這個觀念:「體」空中妙有的觀念。也是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

 5剷除興建立:先剷除:「莫作是念」(千萬不要想),「如來不以具足相故」,成佛是因為沒有任何相(這裡的相是指修三十二淨行而得三十二相)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錯的。佛性是體,相(肉身)是用,體用一如,(強調)「借假修真」。「莫作是念:發阿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千萬不要想說,成佛是因為沒有任何相(這裡的相是指功德圓滿)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錯的。千萬不要以為如來成佛者,佛性是沒有任何的相(功德圓滿),把一切的相(淨行與功德圓滿)都摒除掉,都去除掉,才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

後建立:指出一條正確的途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真正發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的修行人,是不排斥相,圓融萬相,借相(「假」)修真,不可執於諸善法,妙相全斷全滅(道不必修,法不必講了)。因為一味的剷除是來上斷滅相,頑空岐途。必須建立一條正路才能圓滿解脫。所有的存在都有佛性,一切相的變異都是由佛性所產生出來的,所以不排斥,不對立。修行上的一合相就是圓融萬相,這一點是你的心法及修法,修法之後是你的成就,就是自然而然萬法圓通,萬德莊嚴。故説不生斷滅思想。

接著進入不受不貪第二十八分:不受不貪的菩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