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指玄寶錄》第十九參 門生問道錄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十一月十八日
詩曰:少林面壁見迴光。老道西來未帶糧。
肚餓充飢何果腹。東風一片滿腸香。
聖示:我走在少林中,用正法眼藏之光想尋找一棵棟樑
,一拳打去,非倒即歪,老柴啊!你在那裡?世
人看看自己,是頂天立地,還是擋不住達摩這一
拳,也是東倒西歪呢?棟樑兄你在那裡?我看都
是歪樑、斜樑,所以造不成少林寺!那麼「佛」
從那裡求?
呂芳裕問:何謂知見?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達摩答:剛說完找棟樑,你卻問起知見,不知又看不見
,那裡去尋佛?所謂知見,可以說是「智現」
,一個人沒有智慧怎能談學道?故造少林寺非
大棟樑不可,但為何我要找「老紫」呢?因「
少林」只是「初根器」,若依知見行事,看之
雖佳,但不耐用,故由知見進而斷去知見,如
「少林」成熟時,已成為「老柴」,為了成器
,故必以利刀(慧劍)砍斷,此時少林已成為
老柴,一刀斃其命,雖死猶生(少林又新生枝
葉),如此一刀送他入涅槃淨地了。此則不執
於法,法而無法,雖名得道,實無所得。故有
智慧仍用慧劍斷慧,以知見斷知見,即所謂「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請問佛住處,不請
自己來」,此即涅槃也。何謂「無餘涅槃」即
不留一物,人若心中有物,則不算淨土。我教
你一法,往腳底拔一根毛吧!若遍尋不著,則
立地成佛。有人問:「腳底那有毛?」我道:
「腦海可插秧,低頭即是稻(道)!「若成熟
了,割稻(道)子,豈非又是涅槃嗎?老柴也
可燒了,自悟之。
呂芳裕問:何謂息心達本源?
達摩答:一個農夫整天忙忙碌碌,吃過了晚飯,他洗了
身子,淨了手腳,熄火睡覺,這就是道,也可
說是息心返源。一個醫生常為病者說道:「你
的毛病是睡眠不足,精神消耗太多,所以晚上
睡不著。」如睡覺時火吹不熄(睡不著),這
不是又浪費又煩人嗎?罷了!罷了!能夠放鬆
心情,不再想「他」,就能夢見周公,達到本
源了。
楊文勝問:皈依某教派後,若再皈依其他法門,是否以
魔考論呢?或是以無分別心、廣投教門,隨緣
度化眾生呢?
達摩答:心外無道,離心即外道。一個人皈依各種教派
,可言是無分別心,但事多則亂,當擇一二對
眾生之度化較有效果之法門,盡力行之。若以
無分別心而妄投教門,不辨其真偽,則成為盲
目之修行人,如此自己已誤入歧途,如何能言
度眾呢?所謂無分別心是不排斥他教,但不是
教你全部投入各教,如此心雜意多煩而無所成
就,故凡事專心一意,較能成就,可自悟之。
慈覺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