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道貴章第五十六(悟道的人)
廖益達
本章是説:悟道的人方知「道的寶貴」,道如何寶貴呢?由大的方面來說;天地萬物皆由道而生,天地萬物不能離開道,離道即亡,如:日月之光照,雨露之滋潤,春夏秋冬四時之運轉,寒暑的交替等等這些都是「道」之動用,萬物皆能和諧的生生不息,這都是「道」的表現,也是「道」的妙用於萬物中,而萬物不覺,妙在此玄妙之貴,也是道的寶貴。
道在人類之本來面目就是上天賦給咱人之性:靈性。儒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咱人本先天無極老中之原子,因後天出世後,受種種七情六慾,酒色財氣之塵埃所蒙蔽,無法找出「真我」,才有求明師、訪道、得道、修道、證道等等之程序。
古代「道」只傳皇帝、聖人、師儒,今因逢三期,大道才宏開,火宅百姓亦可得。例如:釋迦牟尼佛本是悉達多太子,遊四門看破生、老、病、死,在雪山修行,後得道於燃燈古佛,才傳道度化世人,創立佛教成為教祖。昔,孔子,周遊列國,在途中遇名師項槖,點破玄關一竅,直指先天大道,才感到「道」之寶貴,故有「朝聞道、夕死可矣。」以上皆舉例道之寶貴。
目前適逢三期,三曹普渡,大道宏開,故有以前四難「人身難得,中華難生,明師難遇,大道難逢」變成四易「人身難得今已得,中華難生今已生,明師難遇今已遇,大道難逢今已逢」,「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待何時渡此身」,「一旦失人身,萬劫難得復矣。」再說,修道有道考:「真道真考古難移,有情無情試根基,金玉經琢方成器,堅心方能步雲梯。」皆是比喻道之可貴。
一. 知者不言。
真正悟到「道」的人,心與道合,可是却難以用言語表達,說明白。就像道德老子在清靜經上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無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釋迦牟尼佛說:「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達摩祖師說:「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紙上談佛法,筆尖蘸乾洞庭湖。」「道渡眾生授真傳,無無有有口難宣,明知大道非遙遠,人不體悟永難還。」古時點道法:授記;右手袈裟把欲求道的人眼面遮住,左手伸進在玄關竅一點,只有當是人知道,其他人皆不知道。摩頂;兩個動作,一為用右手在欲求道的人頭頂摩摩,二為伸出中指在玄關竅一點,也只有當事人知道(古代時是單傳獨授)也是「知者不言」。今點傳師傳道,右手中指直指玄關竅,左手再遮蓋起來,也是「知者不言」有智慧的人才能悟出「生死門」。「末後一著昔未言,明人在此訴一番,愚夫識得還鄉道,生來死去見當前。」,「道是路來理是法,千經萬典證明他,翰墨文章滿天下,並無一人知道他,經論綱史人人讀,只少一指路便差。」在在詮釋知者不言。
二.言者不知。
可是偏有一些好於炫耀自己的人,喜歡在大庭廣眾,高談闊論,行為乖張,高傲自取,其實這種人,反而是不知「道」的人。若是空談道理,不去實行,不去悟道,這種人並不是真知,真的明白道,即是「言者不知」,如神秀雖為五祖上座弟子,無法悟道,他做的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因他不知道的竅門在何處?無法悟道之因也,這也是「言者不知」。
三. 塞(台音:色)其兌(台音:隊)閉其門。塞是堵塞。兌是孔(。穴)
所以修道的人,他首先塞住他的眼.耳.鼻.舌四個門戶,加身.意謂之六根(六賊)。關閉他的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慾。六慾:色.聲.香.味.觸.法之門。關閉七孔,留一孔:玄關竅去悟道,「這點靈光道上來,只因逐妄墮塵埃,君今要見返鄉路,悟得心經道眼開」。
四. 挫其銳,解其紛。
挫折他鋒芒畢露又高傲的銳氣,這一切才是解決紛擾煩惱的方法。吾人未修道以前總感覺聰明才智超越他人,振現出尤如利刀之鋒芒一般,修道後若不磨之,必定自盈自滿,所以要去掉銳角,否則會做傷人利己損德之事。又煩惱無錢、利、勢力,修道能洗滌煩惱,煩惱去除,智慧自現,本性自明
五. 和其光,同其塵。
所以有德的人,他毫無高傲之心,就是有功於眾生,可是他的心與眾生的心仍然能夠像燈光與燈光在一起的時候,那樣的混合。那樣的不矜奇,不立異,不粉飾,隨俗同塵。和合道親之光,互相勉勵研究,不可與社會人士同流合污,要有雖身在世,但心已出世矣。
借假修真妙最奇,煉魂制魄是真機,恐人放蕩無休息,故而直指作天梯。
六. 是謂玄同。
世間人,其本性是一同,同為老中之原佛子,但有貴賤智愚之分,一般人是為自己為事業之發展,為錢財勢力之顯赫為能事。但聖人他的作為沒有一點特殊的地方,使人感到特別,反而與人共同相處,因為聖人視眾生為一體,為醒世、化世、救世,混合在社會渡化眾生,而不同其塵,謂之玄同。
百藕綠葉紅蓮花,三教原來是一家,三大聖人發聖理,得了竅妙回老家。
七.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但是這種人,你想親近他,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心如同虛空,是不染情慾的。
你想疏遠他,也是很難的,因為他慈悲為懷,關愛世人,使人難以捨棄他的恩德。
你想利益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為了世人而淡然無欲,只是抱著「取之眾生,用之眾生」而已。
你想加害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有解脫的心,能夠超出生死的假相。
你想貴重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不貪慕榮華富貴、虛名地位。
你想輕賤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心靈中時時懷有如瑰寶般的牟尼寶珠。以上是針對「悟道的人」而說的。
再來是針對得道、修道人而説的。現大道普渡,大部份人都有求道,大家皆明理之人,皆能渡化世人,視世人皆為同一老中所生,謂之「道親」,不要因世人後天母不同,姓名不同而生「不是道親」之心,無心之心而在親疏上有所分別,因有得道之道親而顯得較親,因無得道不是道親較疏遠,而不渡化,要無親疏無分別心,而來渡化世人。
其次在利害上不要計較,不要認為有利益才為之,沒有利益有害處而不為,對於利與害均不可得之心。至於富貴,我們要先了解,人生富貴者,前世布施今生收穫,賤者,前世沒布施今生困苦也,故對於貴賤亦不可有厚薄看待,對於富貴地位高,貧賤地位低,皆一視同仁。
咱們今天大家都有得道,知道眾生為同一老中所生之原佛子,不可有親.疏.利.害.貴.賤之心,須一體同觀。
八. 故為天下貴。
因此,外在的形象,以及褒貶毀譽,都不能打動「悟道的人」他本心的自在,所以這才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了。(咱人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本源,得到那個不生不死的佛性,故為天下貴。)
道能生天生地生萬物,是天地間極尊貴的東西,咱們有得道、修道、傳道亦是極尊貴之大事,因咱們修道明理,不求名、不求利、不愛富貴,能渡化世人,則世人視這至貴之大道,為天下唯一的尊貴。
天堂地獄兩界連,任君腳踏哪邊船,成仙成畜隨人願,若錯毫釐謬萬千。(謬台音:繆)
九. 結論:
總而言之:道的寶貴,生育天地,長養萬物,道本無名,看沒、聽沒、摸不著、不能用言語表白;知者不言。
又得道,沒去探討研究、修持,不知道之尊貴;言者不知。
修道人要關閉六門、六塵、六欲,不受外魔入侵;塞其兌,閉其門。
要磨除驕傲之智慧,解開紛擾本性之物欲;挫其銳,解其紛。
用光明本性之和合,混在雜亂社會塵埃中,渡人、救世,不受外塵污染;和其光,同其塵。
在家修、與士、農、工、商,一同修,沒有親、疏、利、害、貴、賤分別心,是謂;玄同。
明白道之真理,代天宣揚大道,使眾生皆能得道,人人都能回理天,這種超然至極故為天下貴。
接著進入治國第五十七(治國之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