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心法的真實意

1020622 意德佛堂盧講師

後學道學淺薄,才疏學淺,在報告的過程如有缺失不足的地方請在座的前賢大德給後學指正,謝謝各位。

前言:富貴功名鏡中花,恩愛情仇水中月;人生恰似過山風,一場空。惟留遺恨在心頭。

大家都求過三寶,究竟對三寶的真實意了解了多少?三寶的內涵是什麼?後學今天不會照著這個講義,但是基本會朝著這個方向。從小到這個年紀,大家有沒有去思考過你的人生?從一歲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登上這個人生的舞台,每一個都是父母親的寶貝,小孩子就是吃飯、睡覺、玩樂,慢慢地成長到七、八歲入學,這時候功課至上,學習,父母一直在灌輸我們觀念,你要很行,你要比別人強,已經慢慢在我們意識心田種下:「我要比人家強」、「我要比人家會」。十七、八歲之後對這個世界產生好奇、對異性產生追求,因此就會去追求異性,春心盪漾。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到二十幾歲可能大學畢業,就到社會上去就業,用我們以前那種即有概念,要比別人強那種想法,在職場跟同事作對抗,結果爭得你死我活,我們一生就在這樣的一波一波的爭鬥當中,在建立我執的加強。三、四十歲可能結婚生子,如果沒有走到道場修行,那怎麼辦?可能在事業上應酬,天天就在忙著他的事業、他的妻子、他的房子、他的車子,就是在五欲六塵中打滾,四十幾歲,五十幾歲他內心充滿空虛,一般人會怎麼樣?喝喝小酒,打打麻將,唱唱卡拉OK,這對一般男士先生,這是很正常,但是內心充滿空虛,五、六十歲,身體慢慢一天一天的衰老,覺得身體是我的,要好好的保養,為什麼現在保健食品那麼多,就是為了滿足我們這個色身,要比人家更健康。但是壽命是有限的,壽命來自我們過去的業報,是定業,沒有辦法去扭轉,既然如此到了七、八十歲,走到外面常常不知道家裡怎麼回,老年痴呆以後會愈來愈多,八、九十歲如果能走那非常好,但是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到了一百歲,就只剩下相片掛在牆上。各位這就是我們的一生,如果沒有走上修行,一般來講只有悔恨,為什麼?人生的歸處不知道,人生如何去安身立命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樣子?

第一寶:玄關竅

   明師一指自性開,時時刻刻見如來;

   自由自在無罣礙,無念逍遙真實在;

   日日夜夜行無住,無極理天在眼前。

今天我們求了道,求了三寶,我們要了解三寶它的內涵,透過三寶到底我們怎麼可以來覺受,中庸告訴我們:天命之謂性,上天給我們的明命,那是我們的本性,也就是佛教講的如來,也就是清淨法身,每一個人都有道,道的屬性在每一個人展現不同,所以金剛經有一句話: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佛性都是相同,為什麼會有成聖、成賢、成羅漢、成菩薩、成佛?還有成四生六道的眾生,每個都在用那個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差別相?第一點就建立在我們的認知問題,小孩子不乖,他行為不好,問題出在哪裡?是他的觀念不對,是不是這樣子?所以今天我們修行的第一步導正我們正確的正知見,誰的知見最正確呢?諸佛菩薩的知見最正確,所以我們因地修行的時候,就要用佛的正知見來走我們的修行路,如此我們才能達到佛的果位。

剛才那位講師說要行菩薩道,證道歌中有這一句話:六度萬行體中圓,祂具足一切一切的妙法,所以六祖才告訴我們,能生萬法,本自具足,我們本性祂本來就具足,可見祂不是修出來的,對不對?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既然不可得,那修它幹什麼呢?這個問題大家有沒有在思考呢?本心不用修,妄心也不用修,那到底在修什麼?很矛盾啊!真心跟妄心就是借著守玄,明師一指的地方好好參悟它,能夠讓你了解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的差別相?我們舉例來說:一對戀愛中的男女,那個女孩子說:我今天看透了你,我對你死心了。以後她就不會對這個男孩充滿了期望。一樣的道理今天我們能夠體悟真心跟妄心的差別相,諸位怎麼會讓妄心拉著走,明師一指第一個玄關,讓我們了解真心跟妄心的差別,諸位如果不能啟發真心,都在用妄心那怎麼辦?明師一指已經告訴我們,知止、而後能定、靜、安、慮、得,從這個地方下手,玄關有二個東西,第一個真主人,還有一個無明,無明是什麼?因為我們對實相的不了解,產生的誤解,那個叫無明,無明沒有實體,它只是假說,我說無明〈就是不了解諸法的實相而啟發不出妙智慧〉,大家不要又建有一個無明的東西,怕各位這樣子,那只是我們對體性不了解,產生的一種扭曲,道心、人心、血肉心,這三個還是一個心,為什麼?因為真心顯不出來,比如泉水剛流出來一定都是乾淨的,流到下游為什麼會變髒?中間我們加入太多東西,我們在看的當下起念,起念就落入二元對立法,就變成人心的差別相,有取捨的概念,今天我們透過玄關就是在這個地方,當我們起了妄心,透過玄關我們好好回到本來,透過玄關將我們的真主人完全請出來,將我們真主人請出來的時候,一切的妄心妄念都轉成佛性的妙用,轉識成智,所以眾生都具足如來藏,但是寶藏裡面有礦石,有沙石,我們要怎麼把它提煉出來,就是透過修行,認識真妄之後,捨妄歸真,將金礦裡面的金子提煉出來,以後金子會不會還原成為金礦?不會!當我們用金子在做器皿的時候,樣樣都是金子,假如我們用妄心來作主,用分別心來作我們修行的工具,就好像用泥土來做器具,件件都是泥。因此這個地方我們要好好去思考真心妄心的差別相。

每個眾生都在用一樣的體性,為什麼會產生真妄?這源於我們的習慣,以前有一個禪師,有一天下雨他躲到一個屋簷底下,屋簷下有一個賣豬肉的。第一個客人來說:老闆我要瘦肉,他覺瘦肉是好肉。第二個來說:老闆我要肥肉,他覺得肥肉是好肉。第三個來說:我要不油不膩的五花肉。老闆就給他五花肉,結果這三個人走了,老闆講:我上面哪一塊不是好肉,當下這位禪師開悟了,他悟了什麼呢?重點取決於眾生自己的分別心,他的習慣,我要吃瘦的好吃,我愛吃瘦的,那肥的難吃,我不要,為什麼?他源於習慣我執,這個我執已經起變化了,它穿著另外一件衣服出來,所以我要吃好的,吃瘦的,結果另外一個,吃肥的好啊!瘦的難吃,是不是源於我們的習慣造就了分別執著,習慣源於哪裡?源於我們最初的一念。最初的一念源於哪裡?我們根本對實相不了解。中乘道叫緣覺他們在修什麼?一念無明產生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因緣法,中乘道他沒有破根本無明,他只是斷掉他的念頭,入空定,這個叫緣覺。今天我們不要斷妄念,我們要利用念去返回自性,去找回我們本來,之後妄念就會降服在本來覺的座下,那時候那些妄念都變成主人的工具,我們佛性的妙用,所以諸位!不要斷妄念了。修行絕對不要斷妄念,六祖壇經也告訴我們,一念覺即絕,別處受生。如果將念頭斷了,叫作修行入空定,那不如變西瓜。因為西瓜還能吃,對不對?利用我們的念返聞聞自性,修行沒訣招,只有一個字「返」,諸佛菩薩也是利用六根,眾生也是利用六根,他差別在哪裡?眾生利用六根在追求滿足他的欲望,諸佛菩薩利用六根在返聞自性。只是方向不同,結果產生那麼多的差別,有六道輪迴的眾生,有成佛的眾生,有阿羅漢的眾生,所以今天我們修行第一個要建立一個正確的知見,什麼知見最正確呢?以佛的知見來做標準,各位如果以菩薩的知見來做標準,以後的路只到菩薩,即使來講,你做菩薩的果報,那也只是報化佛,不是本心本佛,為什麼後學會這樣子講,因為沒有入到心性,因為沒有明心見性,再怎麼做只是在累積福德,在累積外在事項在那裡修的福報,所以今天修行第一個目標,三寶第一個玄關,就是要告訴你從這個關卡找我們本來主人,我們本來主人是什麼?諸位就好好耐下心返聞聞自性,去體究出來。

後學有偈語跟大家分享〈天命明師一指禪,頓開五蘊虛妄相,直示無為真主人,無生無滅無去來〉

今天我們今天拜濟公活佛他有天命,,第一寶的功用在這個地方,天命明師一指禪,告訴你從這個地方下手,五蘊:色受想行識,它是虛幻的,它是虛妄的,它是客塵,虛妄是無根的,當了解無自體性,從而去直示我們本來的主人,當我們修證到這個地方來講:嘸來嘸去,廣欽老和尚講:無來無去無代誌,所以剛才開始修行,沒有辦法的時候怎麼辦?我還是妄見那麼多,我還是很煩惱,那怎麼辦?時時刻刻抱持這個「不二」的理念去做檢定,看看,好好的去觀察一下,對境的時候,我喜歡了—是二法,因為建立了一法,一定對著另一個我不喜歡,所以心心念念用這個不二的理念去驗證你的心。如果剛開始沒有辦法就用這種方式,不對了,往內去參究,不對了,往內去參究。一次又一次,念念要歸到空性裡面,要念念歸空,不是人死了才叫歸空。知道嗎?要念念歸到空性裡面,念念要歸到我們體性裡面,如此我們才能悠遊在天地間,今天老師告訴我們的是無上道。我們無上法要做什麼?是世出世間法,我們不是出世間法喔!出世間法只是羅漢、緣覺,我們是世出世間法,今天在應緣對機來講,我們在世間對境裡面心不染就是世出世間,因為我們修行的功力來講是一次到位,但是諸位能不能相信自己,能夠去成就這條菩提道,如果不相信自己,那麼其他都不用講了。

今天第一個我們以佛的正知見為我們的知見,第二個絕對的信心,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差,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欵惑,那麼這條菩提道我們走起來才有辦法。面對所有的困境跟煩惱我們才有辦法去克服,對不對?一個人沒有自信什麼事情能做成,對不對?所以自信是成就佛道最主要的初因,人家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信能入寂滅海,信能夠進入寂滅道,我們一定要,只要把信心建立,那麼我們輩子已經種下成佛的因,正知見,第二個就是信心,其實應該是信心擺在第一位,我不知道今天各位來這種的目的到底為什麼?有人可以告訴我,你來的目的是什麼?(後學來學習佛法,學習了解自己本來的面目)因為你本來就具足,它不是學習來的,它本來就有,它不是學來的,學來的東西,它會變化。佛法無邊,小乘、中乘、大乘,這些都是佛法啊!佛法無邊悟為先,悟,體悟什麼是真妄,真心妄心的差別,所以這個東西你要在你的心意上好好的去追。像你在念經,不管是真心妄心,好好返回自性,因為妄心無體性但是他是依附真心出來。因為妄心另一面源頭是那一面清淨,好像我們想要找水的源頭怎麼辦?溯溪而去,溯回到它的源頭,有沒有道理?當我們溯回它的源頭之後,泉水的源頭一定是清淨的。如保持那個清淨心,之後每一次流出來都是清淨的,是不是這樣子。所以我們三寶的涵意,第一寶第一義,對當機者示本源,如果沒有辦法親證本源,那也可以透過這個管道去修行,所以二六時中念茲在茲,念念回到我們本心上面,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關卡就是什麼?就是六祖跟惠明的公案,六祖跟惠明說:屏息諸緣,勿生一念。之後良久告訴惠明: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所以諸佛的本源在什麼地方?在心,無一切善惡是非,無心之心,才能入到諸佛的本源。也就是平常心。

那麼我們對過去怎麼樣,已經生起過去心,我看了很高興,看了很不高興,這個都是二元對立,六祖為什麼要講二道相因,生中道意,講道為什麼要這樣,因為一切世間法都是相對的,有大就有小,然而大小概念建立在哪裡?建立在我們的觀念,當我們觀念不去建立的時候,到底是什麼狀態,就是那一個心,從那一個地方做起,所以無心是我們修行第一個關卡,但是妄念那麼多怎麼辦?先放下,你現在手抓得死死的能用嗎?所以先放下,放下才能大用,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到達無得而無所不得,妄念來的時候怎麼辦,我們不要去抓住力量,就好像一盆水,它已經一直攪得不平了怎麼辦?放著讓它慢慢沈澱下來,水的原態,本來是靜止的,它慢慢恢復本來的原態。修行來講,這是最省力的方式。還有另一種,以妄追妄,念念不止怎麼辦就去追,追念的源頭,用你那個很會想,用你很會想的那個心去追你想的那個東西的源頭,這是另一個修行方式。

第二寶:五字真經

       五字真經無字經,真經無我亦無人;

       若能契會其中意,久居禪海弗他尋。

佛法有無邊無量法,重點是適合哪一種方法,自己要去找,因為每一個人的習慣,無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所以一定要找出適合自己的安心法,法門能建立慢慢一定能受用,我們都是天道弟子,三寶有諸天仙佛的力量在裡面,我們可以透過三寶來讓我們靜心,第二寶就是妄念來降伏它,用以妄止妄的方式,我們在念五字真經也是妄,這好像什麼,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這個五字真經是正法,煩惱就除掉了,但還有一個法,邪正盡打却,清淨至無餘。這個法還是法,你執著在這個法上,還是要把它摒除掉。所以修行法門有無邊無量,最上乘的法來講,沒有一法可得,這個叫無門,但是門門都能入。我們知見建立得很堅固的時候,每一個法門每一個方式我們都能體入本性。守玄的源頭也是念的源頭,一樣的道理我們念五字真經,也是往本心的來處,對不對?它們都是相通,重點是你怎麼去應用在你的法上,知見是最重要,知見是源於我們訂在什麼方向,所以我們要咬住的目標在哪?那個目標在哪裡?差別就是差在信心跟正知見上,信心、正知見,第三個出離心,各位來到人世間會不會苦啊?(會)到底誰在苦?(心在苦)而那顆心在哪裡?有空去找看看!真的問題是你的,不是我的,所以你要自己找。大家都很苦,苦為什麼會苦?就因為我們不了解真理,我們不了解真理才會有苦,我們顛倒知見,顛倒認知,認為三界很好玩,認為人世間充滿了快樂,你看!穿漂亮的衣服,炫耀啊!非常滿足,但是炫耀過了,再去追逐更大的炫耀。欲望會一次比一次強,一直累積上去,當有一天不能滿足慾望時您就會痛苦。所以不要以錯誤的認知心當作是樂。因為我們錯誤的認知才有苦,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不了解諸法。各位看這是什麼?沒關係隨便講,(杯子)憑良心講,應該不是杯子,它不是杯子,因為是眾多的因緣合和產生的現象,<盧講師突然拍手>各位有沒有聽到?(有!)這現象從哪裡來?我拍手,這聲音有從東方來嗎?沒有!聲音滅了有沒有跑到西方去?當下因緣合和只是產生一種現象而已,各位要了解這個道理,當下既生既滅,一樣的道理,我們因緣會聚的時候也是如此,但是眾生的心會追,會抓取,執取,所以我們才產生了煩惱,產生了執著。剛才諸位有聽到,誰在聽呢?這地方要去思考,我們聽聞的覺性它會有斷嗎?<盧講師拍虛空>有沒有聽到?<靜默>有沒有聽到?(沒有聽到!)不是沒有聽到,是聽到沒有聲音。了解嗎?不然你怎麼知道沒有聲音,是不是可見你的聞性沒有斷,好好去識取那個聞性,那就是你的主人。諸位眼睛借我一下,看佛燈!有沒有看到佛燈?(有!)閉起來!有沒有看到?(有!)看到什麼?有看到佛燈嗎?騙我!眼睛閉著還看到佛燈?看到黑黑暗暗的,對不對?可見我們那個見的性能沒有斷,看到外面有影像,可是我們眼睛閉起來看到黑黑暗暗的,可見你能見的性能沒有斷過,好好去識取你那個能見的體性,不要妄認影相是您的主人,影相識生滅的。要識取那不生不滅的真主人。當你一根返聞,六根皆解脫,可以在這個世上完全生死自在,絕對可以完全生死自在。第二寶五字真經,最主要在做什麼?五字真經也是要啟發我們的自性,師尊在點道過程當中,點傳師他念念有詞,眼前觀即是,透過耳根讓我們去返聞自性,透過眼根讓我們去親證我們本來人,眼耳鼻舌同時做,然後又傳了三寶透過意根,我們的意念意根,會返聞自性,師尊師母很偉大已經傳了三個寶給我們,但是諸位會用嗎?第二寶講完了。

第三寶:古合同

合同同合古佛心,上契諸佛下契眾;

法地法天法自然,和光同塵潤群生。

第三寶合同,合同是不是身體?也可以透過身體的接觸去認識我們本來的面目,為什麼?我們一精明佛性本體,化成眼耳鼻舌身意,祂化成六根,所不管你是從眼耳鼻舌身意哪一根,一根還原,六根都可以解脫。只要一根還原,只要一念相應,它就可以完全泯滅無始劫來所有的欵惑,這很重要。在佛教裡面有一個公案。馬祖道一禪師在演法的時候,有一個叫水潦和尚,水潦和尚來參拜馬祖道一禪師,馬祖道一禪師說:走前來。水潦和尚走三步,馬祖道一說:再走進前。當水潦和尚要跟馬祖道一頂禮的時候,太遠了,老頭子講話沒有力量,「再走向前」等到很近的時候,馬祖道一腳能踢到的地方,當水潦和尚跪下去的時候,當下馬祖道一一腳踹過去,當下水潦和尚開悟了,他是從哪裡?身的接觸,接觸他認識他本來的主人,諸位!只要你一根--眼耳鼻舌身意,哪一根回到你的體性,那完全是一樣的,因此不會再迷惑了。我們現在沒有明心見性就好像是什麼?好像在黑暗的房間裡面打掃,很認真,結果「碰!」糟糕!花瓶掉了,「啪!」又掃,結果又將電視打掉了,沒有明心見性修行就好像如此,所做的事情以妄心作主,還在生死海中輪迴。明心見性就是將燈光打開,啊!原來那邊有垃圾,去清理。沒有明心見性我們不了解什麼是真跟假?什麼智跟識?什麼真跟妄?什麼性跟相?你沒辦法了解,當你明心見性才有辦法去辨別這個問題,所以修行第一步明心見性非常重要,諸佛菩薩是從明心見性才開始修起,我們本心本性具足一切的法,所以證道歌告訴我們一句話:六度萬行體中圓,六度波羅蜜當下它圓滿具足,所有佛法都在裡面,一切善法都在裡面,因此各位前賢大德能夠走上修行路,是非常大的福報,因為人身不容易得,要得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佛陀也曾經譬喻過,一隻大海龜瞎了眼睛,海上有一塊浮板,在海上漂啊漂,浮板中間有一個洞,當海龜百年才爬出來,剛好要對到那個洞,那個機率有多少,少得可憐,我們台灣有二千三百萬人口,如果後學用台東的譬喻好了,台東山上的螞蟻的數量,可能要比台灣人口多,對不對!可見得人身是多無不易。

我們得了這個無上頓法,既然可以得了這個真道,為什麼不好好下一番功夫,好好在心地上下功夫,來識心達本,如果可以識心達本我們這輩子行菩薩道,悠遊自在,所以各位如果發愿要生生世世度眾,告訴你,您有足夠本錢啊!來而無來,我體性裡面沒有來去相,示現那只是一種作用,包括畜生道來講,也都是金子,眾生應以何身得渡,就示現和他相同的身軀來渡化眾生。如同觀世音菩薩有千手千眼,有無邊的妙用,眾生須要用那種身體來渡他,祂就用什麼身體來渡他。畜生道,祂就下畜生道度牠,諸位明心見性絕對有這種功能,所以當我們從身根去親證我們佛性智慧,我們就效法大地那個無心,要怎麼效法大地?無心才能載物,才能容物,效法老天那個空無,空無才不住相,對不對?我們效法大地跟老天空無的心胸的時候,什麼時空都悠遊自在,沒有煩惱,但是我們在修行過程,在做知識的累積的時候,我們一直在認知真理,認知佛法的時候,借文字相來明理,那是一種增加的工夫,但是增加的知識要做一個減少的動作,而是要在心裡面去減少我們對事物的貪執,我們只要念念清除掉我們對外面馳求的心,破相入理。那麼我們跟祖佛沒有差別,我們跟佛祖沒有差別,我們往外追求心,念念把它歇息掉,我們跟釋迦牟尼佛沒有差別,為什麼?修行總歸一句話,「返」再怎麼講內容都一樣。一念返聞成正覺,一念迴機同本得,一念契會即如來,一念相應了生死。

將你的一念跟你的體性相應,所有的問題都煙消瓦解,對不對?希望各位前賢大德好好利用你每一個念,不要讓它浪費了,因為每一個念都有機會成佛,因為每一個念有機會去了生死,因為每一個念都有機會去成就如來法身,所以不管正念妄念都是念,既然如此我們就從念去尋念的源頭來,大家能不能這個樣子做呢?如果能那我們一念可以回到靈明玄妙的體性,那麼我們證悟的高低跟釋迦牟尼佛所得到的都是一樣,我們一念跟我們的本心相應的時候,我們就成為正等正覺,為什麼?我們的知見我們的理念就完全不再顛倒了。所以在阿含經小乘經典裡面佛陀記載,只要你相應了,即使你不是很認真修行,七次往返人間,你就可以成就阿羅漢道,這個是佛經記載,但是我們今天只有滿足在阿羅漢道而已?我們要成就無上佛果,要成就無上佛果的話,要用佛的因地心來做,大家都具足那個能力,這個對眾生來講是如來藏,如來的寶藏大家把它啟發出來,只要把它啟發出來,所有的問題都冰消瓦解,人世間悠遊自在,後學講三個方面而已,一個自信,一個正知見,一個出離心,這三點。

但是諸位不要像一般的凡夫,想吃又不敢吃,我沒有辦法,成佛很難,其實心哈得要死,所以很嚴重問題,這就是凡夫見,想要又不敢要。

〈我慢不可有,佛慢不可無,傲氣不可有,傲骨不可無〉

我們不可有傲氣,不可有我慢,我們修行人我慢絕對不可以,為什麼?我慢高山法水沒辦法進到你的心裡,我慢絕對不可有,但是佛慢不可無,為什麼後學會這樣講?我絕對可以成佛的,一般人會說我們怎麼這麼臭屁,佛慢不可無,因為這個在建立我們的信心,雖然現在我現在沒辦法,總有一天絕對可以的,佛慢不可無是相信自己和諸佛一樣的體性也能成佛,如此能在修行路上可以敵擋住一切挫折,那個傲骨就不會失去,因為成佛它是一條很長的道路。在參禪學佛的過程來講,一定有順逆境,我們在順逆境要怎麼去突破它,各位!「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對不對?所以傲骨不能沒有啊!後學也沒有什麼好道理,只是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今天只是在做一個動作而已,但是後學所講話的都是屁話,大家一定要回到你的心上去作工夫,不要一直停留在我們話裡,因為我的話都是放屁,不要受後學的知見觀念將您們的心框住了。知道嗎?因為我的話都不可取,只有你的本心本性才是最尊貴的,仙佛善知識的開導,只是引路而已,但是路還是要自己走。所以不要死在善知識的話裡,哇!那個講師很會講道理,我來追求那個講師,來學他的知識,你死了!你慘了!為什麼?跳不出那個善知識的思想的框架,你要相信透過善知識所開演的法,我了解原來我有佛性,我跟諸佛眾生都平等無二的體性,我要把它啟發出來,知道嗎?非常重要就是這個而已,後學有一首偈語跟大家分享<唯有自信道乃親,唯有自肯心乃真,唯有自立道可證,唯有自達道可行>,唯有自信我們才能跟我們的真理大道貼近,如果你沒有自信真理大道離我們很遠,唯有自信,絕對的信心,唯有自己肯定自己,我們的道才會把它啟發,其實這個地方應該是心乃真,自肯我們才能把我們的真心啟發出來,真心即是真道,唯有自立,你要立定目標,真理大道我們能夠去親證它,唯有自達,你真正達到無念,那麼你的道可以在人間實行,對不對?也很簡單吧!

但是如果我們都在智識上的認知,那是見地不是見性。後學講一個公案,在百丈禪師的座下有一個溈山靈祐禪師,還有一個叫香嚴智閑禪師,香嚴智閑禪師他非常聰明,他三藏十二部經典都倒背如流,開悟的祖師都沒辦法和他應對,太聰明了,所以百丈跟他講,我入滅了以後你去找你的師兄溈山靈祐禪師,香嚴禪師真的是很聰明,十幾歲就出家,他根性非常的利,香嚴禪山到溈山禪師的道場,之後溈山靈祐禪師就告訴他:師弟啊!你在先師的座下問一答十,非常的聰明伶俐,今天我不問你佛法,問你一句話:「父母未生你以前的本來面目」當下香嚴禪師一愣,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經典上沒有記載,怎麼辦?他說:我回去找經典看看,他從經典,包括祖師公案看完,找不到一句話來回答他的師兄,他請他師兄慈悲跟他說破,「師兄!你幫我點破」,師兄說:我講的是我的東西,我告訴你,你以後會罵我,不行啊!香嚴禪師很傷心就把他以前看的佛經,一把火把它們都燒掉,當時講了一句話:畫餅終不能充飢,畫餅不能填補你的飢餓,你一定要在你的心上下工夫,所有的經典,那只是借相明理而已,不要死在經典的文字海裡面,要利用經典來跟你的心相應,而要破相入理。所以他講了那一句話:畫餅終不能充飢,之後他離開師兄的道場,說一句話:從今以後我不再看經了,不再勞心神。從那時開始才真正在他心裡面做修行工夫,他就一直在遊方,去參學,有一天到慧忠國師的舊居叫香嚴寺,所以他叫香嚴智閑禪師,他在香嚴寺開悟的,香嚴寺是很破舊的寺廟,沒有僧人在裡面住,他在裡面除草,工作整理環境過程中,拿了一片瓦片一丟,丟到竹子的當下,有一個聲音「ㄎ一ㄚ」他就開悟了,很多人奇怪祖師開悟都不用很久,但是他之前做了多少工夫在這個裡面呢?所以他開悟了以後講了一首偈語: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他將這首偈語呈給他的師兄看,說他開悟了,不過他另一個師兄不認同,他說這個小子太聰明了,我勘驗一下,所以仰山禪山就說:師弟啊!聽說你開悟了,將你的心得報告講一下吧!他講第二首偈語: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立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為什麼?一法不立,去年還有一些執著在內心裡面,今年完全沒有了,貧到無一法可得立,所以今年貧始是貧,為什麼?無一法可立,立錐也無,連他站的地方也沒有。所以他真正進到諸佛的本源裡去。

結語:

       真理大道在人心,念茲在茲莫放鬆;

       因緣時節現本源,即見母顏會世尊。

各位前賢大德!這輩子生命不是很長。後學為什麼走上修行路?其實後學很怕死,真的很怕死,因為後學小時候家住台東,小時候家裡的環境不是很好,所以常常會去毒魚,有一年八、九歲的時候,和原住民小孩子在一起,那位小孩說:走!走!走!我們去毒魚,將整條河流的魚都毒翻起來,從源頭翻到源尾,那死了好幾千耶!上千上萬的魚啊!這是後學小時候的事情,慢慢到了高中,不想讀書,又沒有錢怎麼辦?想存一點錢要翹家,所以就到山上蝴蝶谷裡面去抓蝴蝶,一天賺了七百塊,一隻蝴蝶五毛,你看!後學殺了多少蝴蝶,所以當後學開始修行,很怕死,為什麼?怕牠們來追討命債,後學讀了很多書集,沒有講到業報要怎麼還,看了一本證道歌: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這句話給後學產生非常大的信心,為什麼?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哇!多好!只要證實相,當時也不懂什麼叫實相,開始闖,在一貫道裡面沒有人講如何能證實相,後學就到佛教的禪學院裡面去參學,後學真的很怕死,不得不用心修行,後學在這條路走得很辛苦,今天朱講師、楊講師開這個性理心法班,後學在以前我找不到,二、三十年我找不到,聽不到,所以只好盲修瞎煉,怎麼辦?透過經典,經典翻開裡面什麼?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後學就去了解,什麼是無常?什麼是無我?然後發現一切事物產生是有原因,這就是緣起法。緣起法則裡只是現象和作用而已。這個是眼鏡,這個是相,現相,它是透過眾多的因緣條件產生的一種現象,眾緣合和而生,它無自性,慢慢後學去體會,無自性,既然是無自性,那為什麼我會痛?我會煩惱?我會有那麼多的欲望呢?這個我,有時候會穿很漂亮的袈裟,我都是為了道場,我多努力為了這個道場,裝著很漂亮的袈裟,只是在滿足我們自己的欲望,各位要小心這個我,有時後心起念我不行比不上別人啦!又穿著一件破袈裟,破衣服,了解嗎?可見這個我變化無窮,我喜歡!那個男孩女孩我好喜歡那個正式的西裝喔!各位要小心自己的心念,利用那個心念好好的修行,後學就是怕死才會走修行路,不然不知怎麼還這些業報。最後一句就是千呼萬喚:要修行!要認識真心!要真的在自己的心念上面去找回真正的主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心念去力行體悟,你再建多大的道場,都是夢幻空華,一切就好像後學寫的前言一樣,

富貴功名鏡中花,恩愛情仇水中月;它是幻化不實的東西,我們如果沈浸在那裡面,永遠都沒有辦法跳脫出來,所以今天我們修行要看透我們身心世界,不要讓這個身跟心來欺騙,這個身心最大金光黨騙走,他是最大的金光黨,騙了你無始劫。好!謝謝各位!

慈覺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