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水德章第七十八

道之最恰比喻,莫若以水來形容之,因世人只知利害而論強弱,不能同在無為自然中和平相處,數乃人心向私以後之反常現象也,殊不知人類之原始本若水德,一樣的柔弱平靜,同時又能克一切剛,折一分強,無往而不利。

(1)             天下柔弱,莫過手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莫之能勝:即莫能勝之,沒有能勝過水的。之-指水。攻-克服,堅強,魔障。

其無以易之:「其」指攻堅者。易-替換。之-指水。

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比水更柔弱的,但是任何能攻堅克強的東西或能力,也沒有一樣勝過水的,因為世上再沒有別的東西可以替換他,換句話說,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也沒有比水的力量更大的了。

天下成物,唯水為能因物之曲直方圓而從之,則是柔弱莫過於水者也,而流大物,轉大石,穿突凌谷,浮載天地,唯水為能,則是攻堅強者,無以先之也,所以然者,以其雖曲折萬變,而終不失其所以為水,是其無以易之也,夫水之為柔弱,而柔弱之勝剛強,天下莫不知,而老子數數稱之何也?以天下雖莫不知,而莫能行也。

(2)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天下莫能行。

莫不知,莫能行:沒有不知道,卻沒有人肯去實行。

所以柔能勝剛,弱能勝強的道理,天下人人沒有一個不知道的,但無法付諸實行,知行不能合一,故不能成為聖人,水之滅火,陰之制陽,舌柔齒剛,舌存齒亡,此天下莫不知,在五行之中,火木金土之性質都比水堅強,這水在五行中顯得最柔弱,可是在發揮威力時,卻沒有一樣可以勝過水,如火雖烈遇水則滅,木雖硬遇水即腐,金雖垂水即蝕,土雖厚遇水既散,水之力可使山河移位,可使磚石滴穿,堅硬之火木金土不能攻水,反為柔弱之水所攻,水之無比堅強力,就是這樣藏於柔弱之體態中,此正說明『天下之至柔騟騁天下之至堅』之意。

(3)故聖人云:愛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社-土神。稷-殼神。社稷即國家,國家之主人,即古之天子,今之領袖,

不詳:災禍。天下王-天下之主人。

正言若反:聖人之道本是正言,人而不知又不能瞭解,反以為人事正相反。

所以古聖人說:『凡能承受起一國之污辱,自承有過的,才配做國家的領袖,能承全國之災禍者,才配做天下的主人』,蓋聖人皆以行道為本,然世人不明此中要義,反而以為與人事正好相反。

何謂受國之垢:曰食民所吐,服民所醜,居民所棄,樂民所苦,務在順民,不遑適己,故民託之如父,愛之如母,原為臣妾,與之俱死。何謂受國不祥?曰忍民所醜,受民所惡,因辱為榮,存其宗祖,變禍為福,為民口主。

水,無定形無成見,『決諸東方則東流,決之西方則西流』,能向低就下隨方就圓,看來其似柔弱無力,但一旦發威時,那麼拔木不移山凌,衝防磚堤,這又是綽綽有餘了。

柔勝剛、弱勝強之理,世人階耳熟能詳,奈何在處事接物上卻又知而不行,明知剛強者敗速,可是在博一時意氣之勝上就多不計後果起來了,這不是人類之自欺與自愚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