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觀徼章第二(萬物的相對論)

觀徼章第二 CHAPTER TWO   廖益達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As soon as beauty is known by the world as beautiful , it becomes ugly.As soon as virtue is being known as something good , it becomes evil.Therefore being and non-being give birth to each other.Difficult and easy accomplish each other.Long and short form each other.High and low distinguish each other.Sound and tone harmonize each other.Before and after follow each other as a sequence.Realizing this , the saint performs effortlessly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way without personal desire, and practices the wordless teaching thru one’s deeds.The saint inspires the vitality of all lives, without holding back.

He nurtures all beings with no wish to take possession of.

He devotes all his energy but has no intention to hold on to the merit.When success is achieved , he seeks no recognition.

 

這章是探討觀出圓滿的竅門,使之用在治國齊家修身絕無美惡之想法,不生有無之偏見,不設難易之謀略,不有長短之爭執,不行高下相傾之事,不作音聲順逆之行為;這是道德之功力,是要能從其中觀出圓滿的竅門。

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皆不善已』。

a、道體超出萬物之上是絕對的,也是樸實無名的,所以既沒有美醜,也沒有善惡,更沒有愛憎紛爭。及至道體分裂落入後天,一切美醜善惡等相對於焉而生。

b、世間大部份的人,可以說只知道在自己擁有優越條件的時候(如財富、地位、權勢)才再來做有益大眾的事情,表面上他確也真正做了一些善事,而這些善事其功德的成份就少,因他可能是經過了別人的讚美之後才去做的,這樣做總給別人感覺到不以為然,這種善行容易引人討厭,因為他的善行是被動,不是發自內的主動,是要讓世人知道他在行善,讓世人讚美他而已。

也有大部份的世人都染上了惡習,那就是有條件的善行,或者是善行之後獲得了同等代價的回饋他才肯繼續做善行的工作。不管是有條件式或等待回饋的善行,實在講他是無功德的,因為這種善行被認為不是真正善行,善欲人知恐非真善。

在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一日韋刺史請示六祖:以前達摩祖師渡化梁武帝,梁武帝問達摩初祖:朕一生好佛,三里一庵五里一寺,道場布施無數有何功德?達摩祖師回答:實無功德。為何?因為梁武帝之布施所求之果報,皆為有時有盡的「洪福」,是福德而非功德。

其實擁有財富、地位、權勢等這些美好條件的人,如果運用得宜是會討人喜歡的,如有了財富之後,能依乎儒家的「君子素富貴,行乎富貴」(中庸第十四章)的信念,他會開設一間很大的講堂,裝好足夠馬力的冷暖氣機以「富而好禮」那種最為仁善的風度接待參加開班的道親,讓人人猶如「賓至如歸」之感,並添加交通工具讓大家不為上下課的交通問題而頭大,這是善行也是道功。

善行、功德、三千功八百果、因果輪迴有相互關連;三千功屬外行之功德,依照天律記載,一道功為一千功,三千功為三道功,可是修行三千功之間並非只記所得而已,以功過互相綜合評論,而前功不可補後過,後功必須補前過,累積而達三千功之圓滿也。八百果乃是心性之自修,何謂一果?大體上以心性修持中將一雜念一惡念,以至於剋馴沒動心相火性執著愎意(意氣用事)等皆屬於一果,換言之,八百果即是必須將內性的修持,使其從後天的污染蒙蔽中,而回復到先天本性真善美的境界。在佛家有八正道,在儒家有定靜安慮得,在道家有道德(德是內果)等內修八百果之修持心得也,內德外功圓滿即為證道,可受天封,頒授道果神職。

因果輪迴方面,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因果是一種定律,它就像圓圈首尾相連。佛家注重因果輪迴以種因必得果,三世之中過去、現在、未來而形成一種輪迴,故果報中有三世業之牽連,以及過去世所種的業因,在今世、來世之中形成輪迴果報。儒家云:天理昭昭報應不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若未報時辰未到。道家云: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些理論印證了一切眾生在因果之中以及生死輪迴,欲要超生了死必須了斷因果。三千功八百果即是在了斷因果的修持,如沒這樣修持好比一方面行功,一方面造因犯過,而功過相抵之間好像挑水倒入破缸永無注滿之日。

二、『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

A、     有無相對待,本性肉體相對待,咱人生死也是相對待,這邊生那邊死,彼邊死此邊生。

B、     剛才所說凡是要受讚美和經由拜託或有條件式及等待回饋的善行都不是善行,而真正的善行應當是:

第一是有無相生;無者無為圓滿、無餘涅槃、無人我眾生相就是真實大我、法身無極大法王。相者形跡,執著形跡心不虛空,滯而不化名謂之相,諸法本是空的,外離一切相,假使有也是一種假相,這叫做無相,也就是說做功德沒有其他附帶條件才是功德。

第二是難易相成,做功德不想它是困難就很容易,修行者的字典裡是沒有「困難」這兩個字,是能體悟的人,修道即是易行之事。

第三是長短相形:(爭長論短)智慧愚痴計較,公說公有理,婆說婆  有理,何必斤斤計較;有些人它是裝著修身養性到不動的樣子可是一開嘴就是譴論別人的是非恩怨,喜歡說人的長、道人的短,譴他人的功和過,這是障道的因緣,應隱惡揚善。 ※詳第六頁隱惡而揚善的故事(物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與長短相形之真諦)

C.天下萬物皆是由無生有再由有還無有與無生生不息,例一顆樹木被坎斷了,它對樹木而言是「死」,然而是一旦將此木材加工一番製成一張漂亮的桌椅傢俱對那顆樹而言又是「生」。

3.經文: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解:A.高下相傾:(1)社會的形成,必定有高低不同的地位、權勢,有了地位之後就想要彌補昔日努力的付出而

壓榨別人,他忘掉往昔曾經被無情的奚落,昔日則被人的「同是天涯淪落人,何必為人心不仁」今日卻是「若

非昔捱過,哪有今日座上我」的差偏言語,這樣誰不厭惡呢?

     (2)相反,有了地位說話也隨之有了份量,這時他能把握住這個機會做弘揚真理的工作,受感化的人必定

很多,他的德行必被肯定。

B.音聲相和:

(1)天生才華的人,不去做啟人良知的工作,卻專做那些損傷他人身心之事,甚至得了便宜又賣乖,這種人無疑會讓人恨之入骨。

(2)了解自己的才華,充分的運用它;如憑著自己口才的流利,生動地講出扣人心弦的經書含義,讓人啟信宇宙真體,並且虔誠踐行,這是道功。

C.前後相隨:(1)有人得天讀厚生得一表人才,巴結上方所以很容易得寵,但是在得寵之後大耍其陰,使多少人的溫馨美夢破碎了,使多少人寶貴生命被奪了,這種人豈只是讓人生厭,而是咬牙切齒的痛恨。

(2)有道德的人,前者是關懷備至,後者是忠貞護隨,大同社會即是如此。

4.經文: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解:A.無為,發自本性順其自然不妄為,即由本體所發出的至善境界。

   B.今天看了這篇經文,才瞭解聖人他所做的都是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

前後相隨的形象表杆,尤其是他真正做到了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他成了聖人。世人大都做有條件的善行,作對以身有利益的事,說自己好,可是聖人都是做無為之事,做人不喜歡的事,他默默的去渡化世人,去教化世人做道德的事。

心經: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5.經文: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解:A.(1)歷代祖師承先啟後去實踐真理以代天宣化為己責,以化婆娑為蓮花邦,使眾原子離苦得樂。

   (2)聖人替天行道不因功德或有利於己時才去做,以行善立德為分內事。

   (3)聖人功成而身退,如佛經之所說:「佛滅度一切眾生實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就因其不居功。

  B.什麼是無為,老子怕世人曲解了無為,作了以下解釋:

1、無為就是萬物作焉而不辭:就像上天創造萬物,再來養育萬物(俗約:一枝草一點露),對萬物都照顧

得非常細心、非常週到,像咱人不必逃避事情,事來則應做,事去則放(做完就放掉)。

   (2)無為就是生而不有:例如有了財物,即將此財物適度的運作與分享社會,如做善事。

   (3)無為就是為而不恃:例如有優越的做事能力,絕不可驕傲或輕視別人。

   (4)無為就是功成而弗居:每做好一件事,就是全體的團結所付出所得到的成果,不要有功自己佔,有過推給別人。

6.經文: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A.剛才所說「佛滅度一切眾生,實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就因其不居功所以功永存於萬世,而不被世人遺忘,精

神與世人長相左右,眾生永遠懷念他。

   B.可以讓我讚美的,可以讓我們肯定的,就是只要沒有執著,就不會失去希望,只要立場立得正就不怕做不妥事,

咱人只要守著四不:不辭、不有、不恃、不居,那他個人的道德無論如何會受人肯定的。

   C.世人的惡習是惡勞好逸,做事情都有選擇性的(選對自己有利的事才去做),獨有的享受很重,分享的雅量非常

稀少。不要自認自己有才華卻驕傲異常,輕視不如己的人,每完成一件事就說因有他的關係才會完成才會做得很好,強

調自己功不可沒等等,這些惡習如果不去除就無法修心養性、培德。

※故事:隱惡揚善

 從前有一位國王,生來一副殘缺相|缺了一隻手,斷了一條腿。他很想把他的尊容留下供後代子民膽仰,於是國王請

來了全國最有名的畫家來為他畫像,這位畫家果然厲害畫得栩栩如生,但是國王看了非常難過,因為畫缺手又斷腳,怎

能留給後代子孫?於是國王就命人把這位畫家給宰了,然後又請了第二位畫家,這位畫家因有前車之鑑,不敢照實畫於是

加了手、腳,國王看了心想自己缺手缺腳而畫上添有手、腳,認為是諷刺他,於是又命人把這位畫家給宰了;然後國王又

請了第三位畫家來畫肖像,這位畫家就畫出國王的側面,把缺手缺腳給隱藏了起來,國王看了非常高興,重賞這位畫家。

世上美醜、好壞、善惡、上下、長短任何事情皆有光明及黑暗之面,相對任何人也皆沒有十全十美,端賴個人觀看的角

度,若要圓融的待人處事,必要懂得隱惡而揚善。

 結論:本章主旨在於教人宜效法天地之無心生萬物而萬物生焉,且復生而不自有,為而不自恃,功成而不自居,美惡善否

、生殺成毀,皆無心於其間,而住於天行,故能成其大,而萬古長存。亦即,聖人知萬事皆合乎自然之理方可,故不造作、

不妄為,事事依乎天理良知,以身教來化人,這便是效法天地之生成萬物,參天地化育自然而然當作而作,不敢推卸責任,

效法道生育萬物並不自居其功,學習能澤被萬物,卻不望萬物回報,並以無利之心,功成身退,説也奇怪正由於不以功自居

他的功卻能永遠不會泯沒、消失。

 道化為德一生二,陰陽兩氣在相比,體用相隨永不離,修道不離無為理。 

《道德經正密》2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己(應為:斯不美己);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應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之為善),斯不善已(應為:斯醜己)。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無為”可改成“有為”),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一、勘誤

此章的誤處是美之為美,斯惡己,應為“斯不美己”。它與下句不相稱,如上句對,下句應為“美之為美之為善,斯醜己”。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無為”可改成“有為”,這是老子原意。

二、譯文

宇宙空間的一切生物(生命)都知道美好事物是美好的象徵,那些不美好的事物被曝光了。

宇宙空間的一切生物都知道善良的事物當成善良的行為,那些不善良的事物孤立起來。

所以有與無是相對相存;難與易是相對成全;長與短是相對的形態;高與下是相對的傾注;音與聲是相對的和鳴;前與後是相對的隨行。

因智者陷於無所作為的處境,他的行為不能用語言來明教。

“道”保萬物興起而不逃避,生成萬物而不歸,它的所作所為不是求得恩賜回報。成功了也不知道居功自傲,唯獨不居功勞,而功勞才不會丟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和尚 的頭像
    老和尚

    台光講堂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