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條大愿

壹、開啟生命的無盡藏

一、「芝麻開門」打開藏寶大門;「十條大愿」開啟入道之門

十-圓滿數,大-無量無邊,愿-原心=>對天的承諾,真心的表白

在故事金銀島中有個藏寶處,需要一句密語「芝麻開門」才能打開藏寶的大門。而人生命中的無盡藏也需要一段關鍵語「十條大愿」,才能在求道儀式中開啟入道之門,獲得寶貴的三寶。

二、立愿-明愿-了愿

求道時點傳師禮囑交待:「您若不照愿行,必遭天讉,您若愿不能了,難把鄉還」。修道要成道,就必須立愿了愿。要了愿必先明愿,才能對愿去實踐。

為何要立愿?佛有三不渡:無信者不渡,無緣者不渡,無愿者不渡。求道的條件除了祖德、根基、佛緣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愿”。所以傳道儀式中,引保誓願擔保在前,傳合同立契在先,而後洪誓大願(十條大愿),以明解脫六道輪迴生死之志,綻露苦海一線生機。

在「佛說彌勒上生經」裏提到:「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宏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

    往生彌勒兜率內院要具足三個條件:

    1. 在彌勒佛像前稱彌勒名號(口訣)

    2. 一念頃受持八關齋戒(求道儀式)(註一)

    3. 發弘誓願(十條大愿)

 往生彌勒淨土的好處是可以「超生了死」(註二)。

十條大愿是往生兜率淨土的條件,也是彌勒佛對我們往生的承諾。

再者,立愿的目的在防止求道人毀謗道、防止求道人洩露三寶、防止求道人輕蔑道場、道親。這些罪是很重的,所以為了保護求道的人,免於造業,不得不讓每個求道人立愿。(註三)(註四)

立愿與發誓有何不同?

為何要明愿?大多數人都不記得當初立下了什麼愿,少數人甚至誤以為當初立愿是在咒誓(發誓)!因為不記得或誤解而無法精進修辦,寶貴人生白白浪費掉,著實可惜。

貳、極致的人生境界~真善美

性與心合是「真」,心與身合是「善」,身與行合是「美」。性不與心合,似真還假;心不與身合,雖善猶惡;身不與行合,其美亦醜。(身心靈合一)

參、止於至善的修行引導方針~十條大愿愿文全文:

OOO虔心跪在 明明上帝蓮下,今天願求真理天道,性理真傳,得道以後誠心保守,實心懺悔(坤:實心修煉),如有 虛心假意,退縮不前,欺師滅祖,藐視前人,不遵佛規,洩露天機,匿道不現,不量力而為者(坤:不誠心修煉者),願受 天人共鑑。

愿文意義與實踐

 十條大愿中最重要的前面二項是讓我們誠實奉行實踐之大愿(核心-正面的肯定),後面八項是慎防稟習再發之大愿(方法)。只要第一、二項做到了,自然不會犯到後八項。

誠心保守:抱持三寶,守護一念。

誠者,不自欺。不自欺於心,就不欺人,不欺人則不欺天也。以不自欺之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保守自性良知,謂之誠心保守。

意義-求道後時時秉持一片至誠無欺的本心,念念當中都能迴光返照,抱持明師所指點你的清靜佛性,不論富貴貧賤,都能隨遇而安,不因環境而迷失本性。

渡人、辦道,是我們一貫弟子的使命,也是外王的修行,而三寶的抱守是我們一貫弟子的內修,也是內聖的修持部分。

「歇即菩提」、「離念即覺」

實踐-誠心研究道理、信心參與道務、堅心破除萬難。

實心懺悔(坤:實心修煉):每天在懺悔中洗滌身心。

意義-實者,不虛妄。言不虛妄,則老實言;行不虛妄,則踏實行;心不虛妄,則結實心;性不虛妄,則精實性;生活不虛妄,則平實生活。以此老實、踏實、結實、精實、平實反省懺悔修煉,則脫虛妄的幻境為實相人生。

實踐-反省、知過、改過。

心地觀經:「若覆罪者,罪即增長,發露懺悔,罪即消除。」

地藏十輪經:「於我法中,有二種人,各無所犯:一者,本性專精,本來不犯。二者,犯已慚愧,發露懺悔,此二種人,於我法中,各為勇健得清淨者。」

不「虛心假意」:六祖所說「直心是道場」的修持。

意義-勿以不實、不真的心,假借道場名義以求私人之利益,或為應付人情,而打躬作揖、疲於奔命。

實踐-1.初發心的不虛假:無私無求、心口合一。

     2.修道處事的不虛偽:實事求是、處處有道。

不「退縮不前」:讓自己永保初發心,在修道路上持續精進,不畏難退縮。

意義-不因畏難而逃避、排斥,不因得失而沒信心,不因沒信心而多疑,不因害怕失敗而不敢前進。但憑一點真心,便能排除萬難、精進向前。

實踐-堅定信念、勇猛精進、放開得失。

不「欺師滅祖」:尊師重道的表現。

意義-不因欺騙、欺負、違逆師之天命,而自絕於師的傳道、授業、解惑;不因對先賢先祖的不尊重、不追念,而失去先賢、先祖對我們的庇蔭。

實踐-同理諒解(勿以自身之立場與尺度來要求前賢、點傳師,要換個立場想:「假如我是他的話…」,才不致因主觀而產生誤解、不平、自大、不尊重。)、審問慎思(若有不解之處,應多主動請示、溝通,才能瞭解、體諒前賢之苦心與用意。)、觀照除慾(學習多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以便隨時遏止不正的念頭與行為發生。)、腳踏實地(能夠老實修行、真功實善的人,必能腳踏實地、素位而行;也只有一步一腳印地做,實事求是地行,才可免心生狂傲,最終因妄想自立門戶而稱師作祖,否則就是因好高騖遠,而投靠假祖師。)、心存感恩(常存感恩的心,其心才會謙下、行為才會端正,如此怎會妄自尊大呢!)。

不「藐視前人」:妙法蓮華經中「常不輕菩薩」的修持。

意義-不因自卑所引起的傲慢,進而輕視、忤逆前人或輕視求道比自己早的前賢,甚而導致敗壞道場倫理、中斷真理薪火之傳承。舉凡無法承續真理薪火、不完成前人交待之弘法佈德訓示、愩高自大、功歸於自己、目無長上,或以學問能力為重者,皆為藐視前人。

實踐-常懷感恩、重視經驗、述而不作、以身作則。

不「不遵佛規」:「克己復禮,天下歸仁」(論語)。

意義-勿於起心動念、行住坐臥處,不合中道;勿不行十善八德、不守五常五戒;勿於佛堂喧吵、衣冠不整、男女以及錢財不清。舉凡從內心的謙下,自然流露出尊重與遵從的儀態,皆為遵守佛規。

實踐-保平常心、三省四勿、素位而行

不「洩露天機」:避免斷了尚未求道人求道的因緣,也是約束自己時時謹慎。

意義-不對程度還不夠的人、時機未到的事、不能知道的人,隨意透露消息,以免誤事、誤人。

實踐-謹言慎行,非時、地、人不講。

對於網路上就可以查到三寶的資料一事,做說明

不「匿道不現」: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也是普渡眾生的修行。

意義-不可因固執己見,而扭曲了大道的真理;或因個人的偏見自私,而只渡與自己有緣的人,沒有一體同觀去普遍渡化。

實踐-廣結善緣、即知即行、當仁不讓。

不「不量力而為」(坤:不誠心修煉):修道乃終身之事,不急進、不懈怠。在心性修養上真誠自我要求,才能細水長流。

意義-勿己身有能力卻不盡心盡力,推拖、逃避,以致耽誤事情之進展;相反地,能力不足,卻常做出超出能力以外的事,也會導致事倍功半,浪費金錢、時間、人力或敗壞大事,並且會增長逞強好勝心,並破壞信用。(勿因循怠墮、苟且偷安,總是找理由自我原諒,以致毛病依然、脾氣一堆。

實踐-、把握當下、瞭解自己、盡好本份。

肆、知行合一,歸鄉路坦

十條大愿包含了非常精湛的修持功夫,也是我們一貫弟子安身立命之所在。

「非愿無以導行,非行無以證果」,十條大愿是永斷無明業識,止住輪迴牽引的力量,亦是白陽弟子修行的依據,只要能確實的立愿-明愿-了愿,在返鄉歸家的路上,一定是大路坦坦,成佛有餘。  

◎參考書目:郭明義點傳師著十條大愿、聖林道場明德班課本

(註一)八關齋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 高廣大床(七)不著花鬘瓔珞,身不塗香(八)不觀歌舞戲樂(九)過午不食。前八條為「八戒」,最後一條過午不食為「一齋」。

(註二)佛說彌勒上生經:百千天子作天伎樂,持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其上,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閰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此處名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彌勒,汝當歸依。應聲即禮,禮已,諦觀眉間白亳相光,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

(註三)地藏菩薩本願經:「未來世中,若有惡人及惡神惡鬼,見有善男子善女人,歸敬供養讚歎瞻禮地藏菩薩形像,或露齒笑,或背面非,或勸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譏毀者,如是之人,賢劫千佛滅度,譏毀之報尚在阿鼻地獄,受極重罪。過是劫已,方受餓鬼;又經千劫,復受畜牲;又經千劫,方得人身,緃受人身,貧窮下賤,諸根不具,多被惡業來結其心,不久之間復墮惡道」。

(註四)五祖弘忍大師也為不信他所說的「守本真心(守玄),可以直了成佛」的人立了重咒。「最上乘論」:「守本真心,勝唸他佛。」「守本真心,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門,十二部經之宗,三世諸佛之祖。」「千經萬論,莫過守本真心。」「若有人依文行者,即在眼前成佛,若我誑汝,當來墮十八地獄,指天地為誓,若不信我,世世被虎狼所食。」     李嘉蓉

智音道學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和尚 的頭像
    老和尚

    台光講堂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