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冤解孽
一、前言:
靈性存在之事實:
歐美靈魂學之發達 大多數科學家相信神靈存在
投胎轉世之事實
仙佛顯化之事實
宇宙界自然法則:
▲道乃天地之根,萬物之源,為一切人事物必循之真理、定律。
▲因果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反乎爾。』
▲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輪迥:投胎轉世之事實。
▲佛訓:『冤冤相報無了期,劫劫相纏難休息。』
二、何謂冤欠及其種類?冤欠(孽)造成的原因?
『冤』者冤枉也,凡未經對方同意,為己私利,如貪圖口腹之快,隨
意殺生害命(命債)或陰謀暗算,損人利己,使人遭受不白之冤。(冤
債)『欠』者,雖經對方同意,而向人借貸,後來忘了,
或故意不還者,謂之欠。(錢債)
凡離人骨肉、破人姻緣,挑撥離間、毀人信譽、敗人名節、佔人便
宜、奪人之愛、阻人為善,導人為惡。(孽債)
人人必欠之五恩:天恩 地恩 君恩 親恩 師恩
◎普賢行願品:『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痴,發身口 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因為放失本心,違反良心,不合天理正道;因而結冤孽,造因果,造成今世坎坷的命運。
▲書經:『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三、為何要消冤解孽?
◎佛經曰:『雖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人各有性,物各有靈,凡受冤欠者,焉有不討之理?
▲關法律主:『莫謂人小無冤愆,豈知前世之因緣?
關某雖然法力大,但能伏魔不伏冤。』
▲『道真冤孽緊,三期末劫,正是冤欠大清算時。』
▲師尊:『大道修來有易難,也知由我亦由天;
若非積功修陰德,動有群魔作障緣。』
▲明‧袁了凡:『命由己作,相由心生,唯修道能改變命運。』
四、怎樣消冤解孽?
平日之修行方針:
依正理、正法修行,不求神通法術,勿輕信靈媒術士之言,以免再
結冤欠。
誠心抱守三寶,不分別你計較,去我執我見之因。
實心懺悔,諸惡莫作。
慈悲喜捨,眾善奉行。
行功(三施:財施、法施、無畏施)了罪了業了愿。
▲師云:『欲想了你前生債,憑你功德能勾消?』
勤修戒定慧。
戒殺放生、清口茹素。
▲古詩云:『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里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古詩:『生死骨如山,因果復循環;欲消冤孽債,還當德為先。』
緊急時之應對方法:
不與冤欠談判、妥協;默持三寶,勤叩首禮拜。
心正意定(一正能克百邪)
佛堂求助盡人事,聽天命(債了,苦亦了)
五、結論:
人都有冤孽債,何以仍安然?
▲『為善必昌,為惡必殃。』(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三天主考:『修道自家事,與人何相牽?
不修冤愆找,誰能救脫淵?』
▲師尊云:『了業、了罪、了愿還。』
▲聖人云:『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慈覺賢
星雲法師:有三種錢,你花得越多,賺得越多
世界上有三種錢非常奧妙,你花得越多,就賺得越多。這是學校老師不會教的事,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三種:
第一種錢,投資自己,自我成長。
學習的錢一定要花!如果我們把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從美國抓到非洲,並且不給他一毛錢花用,相信很快的,比爾·蓋茨還是會有錢,因為他所有的本錢就是他頭腦裡的智慧。換句話說,把錢投資自己的頭腦上,是最安全的理財,到哪裡都不會餓肚子。
也許很多人會反駁:“連三餐都吃不飽了,負債累累,哪裡有錢再去學習呢?而且學習也不見得立刻就看得到效果!”這樣的人永遠都不會把錢投資自己的腦袋,事實上,如果真的一貧如洗,頭腦正是東山再起的最大本錢,更應該好好投資在這裡才對,因為腦袋窮,人生就會窮。
於是我們看到周遭好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為錢所苦,永遠在補金錢的黑洞,實在是因為他們沒有看清事實。如果只顧看眼前,而沒有站高一點往後看,一輩子恐怕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人生中的困境,是你前世未完成的功課,一定要通過自我摸索與自我學習,才能突破與躍進。聰明的人懂得通過學習以別人的經驗為借鏡,避免自己重蹈覆轍多走冤枉路。所以,我的看法是,學習的錢一定要捨得花,哪怕借錢來投資自己都是值得的,因為它一定會有窗口讓你再把錢賺進來。
把錢投資在自己的頭腦上,是最安全的理財,到哪裡都不會餓肚子。
所以,如果你也面臨人生的難題,一定要記得,好好栽培自己是永遠不嫌遲的。隨時都可以開始!可能很多人會說沒錢,事實上會有這樣說法的人一定花了不少冤枉錢,假如有想改變的心,卻連一點點的學費都沒有行動力,這樣的人在面對現實生活中真正的困難時,會有足夠的能力去超越嗎?要知道,真正的難關比這大過千百倍,小處都克服不了,人生如何能翻轉成功呢?
學習的花費看得見,也有限,但花在社會大學裡的學費卻可能讓我們傾家蕩產,甚至招致生命的危險。所以,一樣要學習,不如把學費交給有智慧的人引導我們,而不是把錢砸在學費高昂的社會大學裡。聰明的你,一定要領悟這個道理。
第二種錢,“孝天的錢一定要花”。
也就是孝順爸爸媽媽的錢一定要給。也許有人會認為當自己連吃穿都不夠用,而且還負債累累時,根本沒有辦法定期給父母親零用錢;也有人會說家裡又不缺錢,爸媽都說自己夠用,不用拿錢回家呀!
不管你的父母經濟情況如何,在我的觀念裡,孝順爸爸媽媽的錢是一定要定時定量給予的。我在演講時常說再怎麼窮,一個月也要擠出2000塊來孝敬父母!想想看,你的父母會不會因為負債、缺錢就不撫養你?他們再怎麼窮,還是把你撫養長大,不是嗎?所以現在你回報他們也是應該的,怎麼可以有錢才給父母,沒錢就不奉養呢?
其實,你或許不知道,父母就是我們的天時,我們與父母的互動可以累積天時的能量,一個人如果沒有天時,這一輩子做任何事都無法順利。所以,換個角度來看,孝順父母的錢不只是為了父母好,同時也是為了自己啊!
如果你不相信,不妨觀察一下周遭環境,看看那些一年換24 個老闆的年輕人,是不是往往也都不太孝順?那些從年輕開始,做什麼賠什麼,做什麼都失敗、不順利的人,跟父母的溝通一定有障礙;相反的,再看看台灣一些成功的大企業家,例如王永慶先生、郭台銘先生、高清願先生、蔡宏圖先生……是不是都是事親至孝呢?甚至也有調查報告指出,全球前五百大的企業家,個個都是孝順的人物啊!
請永遠記得,哪怕你負債累累,孝順父母的錢絕對不能省。不論你的生命正處在什麼階段,人生正逢什麼關卡,請你永遠要記得,哪怕你負債累累,孝順父母的錢絕對不能省。
他們可以咬緊牙根把我們養大,為他們再多負擔這一點錢也是應該的。萬一你還沒有賺錢的能力或沒有收入,沒有辦法用金錢來孝敬父母,也要記得,至少要“順天”。我的意思是,當你和父母意見相左時,盡量用柔順、平和的方式跟父母溝通。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很少有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沒有期待,盡管有時溝通的方式讓我們難以接受,也要試著體諒父母的成長背景,因為他們不懂如何用比較客觀的方式表達內心的話,這是時代背景不同使然,要改變老人家的想法很難,不如調整自己來順應他們。所以,如果沒有辦法“孝天”,至少要“順天”。
第三種錢,回饋的錢一定要花:
包括回饋社會及回饋我們身邊的人。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T ·清崎先生說,他的富爸爸深信錢是要先付出才會有回報的,因此,在年輕時就養成習慣,無論再困難都要定期捐出一點錢來回饋社會,於是他越來越富有。而窮爸爸總是說,只要有多餘的錢一定捐出來,然而終其一生,他始終都沒有多餘的錢。
我常想,無論如何再窮,世上都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因此要盡量養成回饋社會的好習慣。一般我會建議,有負債的人可以捐出月收入的2%,比如月入2萬元,2%就是400元;而沒有負債的人可捐至少5%,以月入2萬元來算,就是1000元。
如果這樣的回饋也有困難,那麼一條十塊錢的口香糖也買得起吧!下次當看到如此辛勞在為生活打拼的人,一定要有敬佩疼惜的心,常常去試想或許我們的小小消費,就能成就他們全家的溫飽與快樂。當我們的念頭總是在正向的意念裡循環,你所慷慨解囊的十幾、二十元,與王永慶先生、郭台銘先生所捐獻的一百萬、兩百萬,是一樣的功德。如果你是一個賺錢的老闆,別忘了今天的成功是員工共同打拼的成果,回饋他們也是應該的。比如一些上市公司通常都會把利潤提出一定比例,回饋給員工當福利,這就非常值得稱許。我相信這些老闆知道這些錢是循環的,最後一定會回饋到原點。
無論如何再窮,世上都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如果你實在窮得一塌糊塗,真的沒有辦法用金錢來回饋,那就請你好好回饋你的公司吧!想想,現在經濟也不景氣,無論薪水再差,工作量再大,至少也讓我們有一份溫飽的收入,所以要抱持感謝的心情,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工作,並且和主管和平相處,不要處處做對。雖然有些主管常有不合理的要求,實在難相處,只要換個角度,把它當做是淬煉自我能力和涵養的好機會,也是一種收獲!
套一句大家都聽過的老話:“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煉。”其實也不無道理。更何況每一個主管也都是由基層慢慢做起,能夠當你的主管,就算是靠關系、靠背景,也是他上一趟的生命旅程中修來的福分。這樣想,就不會有不平的怨歎。
反過來看,當你無法做一個稱職的下屬,當然永遠也當不了上級;你怎麼對待你的主管,你的下屬就會怎麼對待你,這就是宇宙的相對定律,你的上司其實也算是你的貴人,所以無論如何,要用不同的角度來思索你和主管的互動。總之,多說好話,多做好事,哪怕一個笑容、一句真誠的贊美,都會讓人覺得和你相處很愉快,這也是一種回饋啊!
本文引自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20/196021.html
文章引自:http://blog.xuite.net/anne130919/blog/20456104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