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道德經 道奧章第六十二(道的奧妙)

 廖益達

這章是講老子讚美「道」,因為萬物由道而生,由道而育,由道而成,萬物一時一刻也不能離開道,道是一切生命的根源所以道非常寶貴。在清靜經上老子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轉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又曰:獨立而不改,週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這是不能加以異議的,是以人人能循道而行,以其不悖自然所以必得善果,假如悖道而行,必因為違反自然所以必遭身殃。

一.             道者萬物之奧。 道源本體奧妙處,真理真實處在無,有形有相不長久,玄關一竅靈所住。

道體混然故深奧,其大無外萬物莫不蘊於其中而資之,其小無内亦莫不皆在其中而不可見,先天地生,化育萬物,在冥冥之中主宰一切,運行一切。以道觀之眾生無貴賤。

二.             善人(明道上善之人)之寶(珍貴寶物),不善人之所保(保全)。

一個真正明道上善之人,視道為至寶珍品,用之於修身、治世,一時都不能離開道,即使是不善之人雖然尚未明道,不能用道於世,但道絕不會因其不珍貴道,而對之拋棄不理,並能不計較的給予保全。得道的人視道為至寶,未得道的人道也在保護他。

三.             美言可以市(利益),尊行可以加入(尊貴之行可以凌駕於人,作為人家的法則)。

善人修道,説出話來都美好感人,以大道之美言來利益天下,得到人家的尊敬,做出事來都美好感人,以大道之尊行來加之於世人,可以用來作為人家的法則。

四.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所以不善之人聽了美言之後,可以照著美言去實行,見了尊行之後也可以悔改而力行尊行,那麼人如果不善,道怎麼會捨棄他、不管他呢?

五.             故立天子,置三公(周朝所立之三公為太師、太傅、太保),雖有拱璧(合拱之璧)以先駟馬(古代一車由四隻馬拉,故稱車輛為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聖人體道之尊不忍棄人,所以奉立天子,設置三公的時候,先用大的拱璧,後用四匹駿馬作為獻禮,還不如獻上這個道(還不如直入坐進此道中)來得尊貴。

六.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不是説求了就可以得),有罪以免耶(有了罪也可以抹消嗎?),故為天下貴。 古人之所以不貴世間上之榮華富貴,而尊貴此道,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道之於人有求必應,不論世間之賢與不肖,只要肯細心求之,就可以得道、修道,人人可以為堯舜。即使有罪之人,只要肯誠心悔過、放下屠刀亦可成佛。由於「道」有如此神聖功能,故能成為天下唯一尊貴。道最大寶貴處除了可以「市、尊」和「加、入」以外,尚有一點是「有求以得」和「有罪以免」,因為在世間諸法上説,無處不是階級的劃分、貧與富、尊與卑、強與弱、上與下..等等,在可見的食衣住行上都是不平等的現象,雖有一些政治家努力推行自由平等之理論,最後還是無功。我們來體會老子的這二句話,言簡意賅,因為世間一切法均論等級,只有道才是絕對平等的。俗話說:讀破千經萬典,不如明師一指點-得道。因為讀破千經萬點之後,書還是書,你還是你,頂多做個公侯將相,把經書當作求名求利的工具,你的靈性仍然無法解脫,百年之後還是找不到正門回去,還是在六道輪迴上流浪生死,且與閻羅王結上不解之緣。

宗教提供了一個了解生死的方法,解決生死的方法還是在自己,是在德性上、心身上去淨化。

道是玄關、是心、是佛、是十方三世諸佛,是一路涅槃,是正法眼藏,是天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和尚 的頭像
    老和尚

    台光講堂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