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抱一章第二十二 (無爭無諍)
廖益達
A一為萬物之本始,萬理之統宗也,已無極而言,即是無聲無臭,無形之ㄧ。以太極而言,即是合體含用,有本之ㄧ,若不得此一,造化不能樞紐,品彙無以生成也,所以天地萬物,紛紛交錯有形有象者,莫不得其一也。
不知到底一歸何,是以神光拜達摩,手持戒刀左膀去,只求一指脫閻羅。
B道出自理天,賦於人身謂之性,那麼道、性一者同一體也,總稱為一,今天我們得一才知一之道理,一即道、即性、即理。
一、曲求全,枉則直,漥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曲則全:「曲」的本意為委曲、不直。全句指處世之變當曲身以全道,惟能曲,則不忤於物,內以全身,外以全物,蓋因大丈夫劣人曲、能伸,能通權達變,忍辱含和,委曲求全。本句無非在告誡世人,自謙的才能自始至終,委曲以御世,無事不盡其誠,無一人不得其所,因能曲盡真誠,故德全也。
˙枉則直:「枉」為屈己從人,指聖人之德高,與眾生比,有如鶴立鶪群之貌,此際若不屈己從人,俯循萬物,合光同塵,則人不信,人不信則道不伸,此道理便有如尺蠖之曲,以求伸也,故能逆來順受,故能保全性命,得理之直。
˙漥則盈:「漥」眾水所聚,地之最下者。「盈」為滿,聖人謙退自虛,不敢為天下先,一如地之漥下。譬言如江海各地之漥故萬脤皆歸。而聖人之心至虛至下,故眾德交歸,德無不備,雖不有心求盈滿,終能盈滿。
˙弊則新:「弊」壞、敗、損、舊、髒,全句論聖人忘形去聖,日損其知見,遠其物欲,法心退藏於密,欲不弊則道不新,因能常守舊道,不炫巧異,不賣弄新奇花樣,日後必能萬古常新。
˙少則得:指聖人忘形絕學,少私寡欲禁心於一,一即道,抱一守道,最能有得。
˙多則惑:世人多知多見,「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凡不抱一而求得者,反喪其得,對一切聲色之慾,和玄覽之學,愈能減少,愈能保真。(若不抱一而多出者,反而迷惑於一切聲色之慾常,於理不通。)
二、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抱一」喻守道,因一為數之始,一本能散萬殊,萬殊仍歸一本,守一能知萬事,道於一,而萬事畢。
「式」:法則,模範。所以聖人深深的體會到,唯有抱持住「一」之大道,方能充實本質,守於「一」而知萬事,故道乃天下古今之準則。
三、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攻,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自見故明:「見」自我表現,顯露一個人若能能抱道而不自顯露,故能窮其義理之精微,究其奧之之微應,上能察於天文,下能察乎地理,中能忝于人物,對古今之變,秩然而明,幽微之機,洞然而見,故稱「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又天下惟有不自偏執己是者,德行才能闇然日彰,方能將到宏揚出去。
˙不自伐故有攻:「伐」:自誇其功,能不自誇大者,謙必受益,多行陰騭者方稱真功,蓋聖人不炫己功其功方式真切(三千功八百果),不炫伐其功,而功自著。
˙不自矜故長:「矜」,持己之能,不自恃其長處才能者,便不生計較之心,且善體念眾生,故其長方能遍著於天下。
˙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由以上的「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皆是不有
其有之意,此不爭之德,惟聖人有之,因為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已至無我境界,心法雙融,人我俱泯,此刻之德業功勳,人人誠服心悅,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四、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有此可証,古人所說的:「曲則全…」等語,實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名言,絕非虛假的話,故知能誠,誠懇、懇實,實實在在者方能得道之最全,聖人能盡其委曲,此刻世上一切萬德,亦全歸於其身。
「抱一」就是『抱道』,「悟性」萬事、萬物、方法,均從此「一」理而生,古時有一位出家人潙山師,一日篩米,捽出的一粒米,從地上拾起那粒後,向眾地子說:「別看輕這一粒喔,百千粒盡從這一粒生。」一本散萬殊,萬殊歸一本的道理即在此:-這裡所說的「一粒」,即暗指著「自性」,而自性之於人,是個個圓成,人人具足的,在凡不減,在盛亦不增,故人人既皆有此佛性,人人亦終必能成佛,若得明師指點,能悟真如,修即可成,可惜的是這個「主人公」,從無始來,在不斷地輪迴中,已被後天的氣質遷轉著,被多生來的積習泊沒著,隨順軀殼起念,不能現出它的光明清淨一樣。
「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內裏坐。」
蓋人人皆有佛性,就存在眾生的身體,本來光明清靜無染,然多少人不知自性在邇,卻一昧只管遠求外覓,而終不不得。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一女尼為訪求明師,翻山越嶺,經不得究竟,幾十年的木魚佛聲後,回到家鄉,偶然間與一童修士晤瑣後,但覺「朝問道,夕死可矣」「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偏領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郁山主人: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修行亦非只在垃圾堆鑽,千經萬典無非是在證明、闡明「本性」之理。
趙州禪師問其學生每日讀多少經典,學生答以「或七、八卷或九、十卷」。
又反問道:「老師你呢?」禪師微笑著答道:「老僧每日只看一字」。
這裏的只看「一字」,不是看經上的死字,是看他的本來面目。他本來光明清靜的「性」,修行的另一定義:時時迴光反照,莫讓他隨境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