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這麼走發菩提心 成無上道4

金剛經   妙行無住分第四(福慧雙修)  

   廖益達

菩提心究竟是什麼呢?如何發菩提心呢?詳本分

妙智施惠不著施  行度六塵上太虛  無求福德福無量  住處清淨空如是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菩提心就是無住心。六祖云:「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也是指菩提心,亦即菩提自性。

一、       前言:

1.                             妙行:道德經:善行無轍跡(襲明二十七)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觀徼二)愛養萬物、而不為主(成大三十四)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從佛性啟發出來的。妙行貴在無住。 最妙之行:道。

2.             無住:離虛妄、絕名相。內不住我、外不住人、中不住所施之物。(三輪體空) 能率性即是無住。

3.             妙行貴在無住。

4.             什麼叫妙行呢?菩薩的一切行為舉動、不論講話吃飯、甚至於睡覺,都是妙行,為什麼呢?因為是從他的佛性啟發出來的。

5.             什麼叫無住呢?內不住我、外不住人、中不住所施之物。

6.             在第三分:「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佛陀教我們發「大願」。「如是滅度,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眾生當體即空的般若「大智」。於本分「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是成佛之因的無相「大行」,這「大願、大智、大行、無住」就是諸菩薩和大菩薩們所走的菩提正路。成佛第一步驟,也是成佛之因。

7.             妙竅妙理妙慧修   行道行德行無為   無心無愁無所求   住仁住中住無住

8.             無論修什麼法門,最後全部都要歸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們的本心、佛性,這不是父母,鬼神,乃至菩薩、佛所給予的,而是人人本具有的。妙行貴在無住,經佛性啟發出來的、能率性,即是無住。

二、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佛陀再說:須菩提阿;菩薩修無上正等正覺之法要,應該在那裏呢?應先從六度波羅密修起,首先要自覺覺他,慈悲喜捨去布施,但布施應重在不著相(無住心)去實施真心之布施。

1.             於法應無所住(三昧經云:如來所說法,悉從無住處,是處禮如來)。

 法:法性、本體、自性佛位。   無:無人我相、無餘涅槃、無為圓滿:無極法王,真實法身。

無所住:所住、住地所處。在止於至善地。菩薩自在處。得道真實的修行者,才知其住處。

           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有所住(住相):為自己求褔。對象狹隘。褔報有限。

無所住、在法性:沒有局限的結合無畏施、財施、法施等布施。

應無所住:修慧,無相功德,成佛之因之無相大行。

行於布施:修褔,替自己植福田,在修道過程中才沒有障礙。

   划船的方法: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為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而努力)。  

掌舵的方法:不取相不取我相,不取布施相,不應停留在修行途中的聲、光、色中,一直線向對岸划去。

   龍天表:「突破塵緣醒悟迷津」(表文呈奏内所示)。

   落入六道、三界內布施:有所住。反之(不落入)無所住。 超出六道、三界布施:應無所住。

2.   「菩薩於法」這個「法」又是什麼意思?「法」就是法性、本體,當一個修行人,他能夠和他的自性佛位相應時候,也就是對於一切的名相沒有起任何的「我有什麼好處」「我所求」的心態之下,來做種種的布施。所以他告訴(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他所謂布施應該具備的條件,一為:應無所住,你修行人在這個「法體」裏面,應該無所「住」:沒有局限的,都可以做布施,就是統合無畏施、法施、財施。

3.   「應無所住」是「修慧」,「而行布施」是「修褔」全句為不住相的「修褔、修慧」,是「無相功德」。舉例: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佛說:「若未來世,有諸國王、宰輔大臣、大長者、大剎利、大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緣,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如是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各位,請想一想,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這種「褔報」大不大?這叫「人天褔報」,可是人天褔報大是很大,還是有限的,為什麼有限呢?因為你有所住,住在那裏呢?住在您是為己求褔、對象狹隘,所以褔報有限,這叫做「有相布施」,還不是「應無所住,而行布施」。佛繼續說下去:「更能於塔廟前發迴向心,如是國王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發迴向心即是將此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你本來要迴向自己。反而迴向法界(法界一切眾生、親人都已包括在內),各位,法界無邊眾生,眾生無量,所以您這迴向的對象也是無量無邊,這才是「應無所住,而行布施」,褔德也就像經中所說無量無邊,終成佛道。

4.   住相布施:生天褔,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永嘉禪師證道歌)。

5.   凡夫布施:祗求身相端嚴,五欲快樂,故報盡卻墮三塗,佛陀大慈大悲教人行無相布施,不求身相端嚴,五欲快樂,但令內破慳心,外利益一切眾生,如是相應為不住相布施。

6.   布施有:有相布施:所得是有相、有限的,人天小果。

無相布施:所得褔德,便用虛空作比喻,不可思量(金剛經所言及看重的是「無相布施」)

彌勒祖師對金剛經的布施作了一首偈:「 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

第一句:「檀義攝於六」:「檀」是梵文,譯成中文為布施。說明布施的含義是攝,攝是攝受包含、「攝於六」就是包含了布施在內的六度波羅密就是含攝布施(捨你喜愛的東西讓人得益)持戒(捨貪、嗔、痴)。忍辱(捨嗔)。精進(捨懈怠)。禪定(捨散亂和昏沈)。般若(捨愚痴執著:有著空、捨兩邊、捨相對)。

第二句:「資生無畏法」:是三個名詞。資是資產。資生就供給眾生的需要,使其不感缺乏,也就是財施。無畏是無畏施。法是法施。(三施並行)

第三句:「此中一二三」:是說明財施、無畏施、法施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種法門相互攝受的。

第四句:「名為修行住」:是彌勒祖師的結論:就是說檀(布施)是我們應該努力修行的法門。

7.             布施在修行上有二大含意:第一大含意,你要成為菩薩須具有大褔德:以財布施。大智德:行法布施。大威德:無畏施。所以菩薩具三德相:大褔德、大智德、大威德,也就是你必須三施。第二含意:圓修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度。第一度的「布施」就是初地菩薩。你要成就初地菩薩乃至圓證,就是要布施。華嚴經十地品就講得很清楚,布施就是初地,要修初地就是布施。所以佛陀在講金剛金表面上講「空」,事實隱藏很多的「有」含意在裏面。他告訴眾生如何修到一個菩薩,他前面先講概論:第一節:要先吃飯「先顧腹肚,再顧佛祖」。隨緣保任。第二、三節:有人問法: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第四節:是整個金剛經要講的總綱,從總綱延伸下來的第一件事情修行法則,就是布施。有吻合於他講華嚴經十地品裏面的初地菩薩:布施。【為什麼很多人修行都在同一層次上面,而無法突破,因為這點做不夠,你想要突破的層次,這點很重要】,你對布施的心法、精要去瞭解,並且完全實證。

8.             在金剛經裏(究竟無我分第十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就是說,我應該為求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而努力,這一切眾生是不分怨親憎愛,不分國族老幼的,這是佛陀在金剛經裏教我們划船的方法,以佛陀又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三、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不著相布施詳細説起來,就是要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清淨,對於六塵相,所謂不住色塵相之布施,更要離開聲、香、味、觸、法等心的塵相。

1.             這就是佛陀在金剛經裏教我們掌舵的方法,要逐漸的訓練不取相,不取我相,不取人相,不取布施相,不應停留在沿途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布施(迷留),使船能一直線的向對岸划去。

2.       龍天表:「突破塵緣,醒悟迷津。」師尊、師母代咱們懇求 明明上帝大賜明路,但是反觀自省,以六塵緣影為自己心相的大執著破了幾分?迷轉於六道之際醒悟了幾些?

3.       般若心經:離六根六塵,跳脫「眼、耳、鼻、舌、身、意」所接收的影塵、識相,所有的塵識皆為形成「煩惱不淨」的種子,學佛也就是放下這些外在的「攀緣葛藤」,才能如佛在菩提樹下見星光而頓悟空性,疾然、無染、解脫、自在,一切執著、妄想是多餘的,一刀兩斷,終證佛果而曰:「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4.       「所謂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這個一切的布施都是聲、光、色三者合一,直超三界,並不落於六道內的布施。「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六道內的布施,就是以相布施為主,你捐出去的那筆錢在捐出去前,心裏在想一定有很多功德,拿出去後心裏也想遇到人該講出我捐出多少錢,好讓人讚美我,這就是六道外的布施,在前面第三品就告訴我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也就是六道內、三界內。(他叫你應無所住,就是不要落入三界出八道外的布施)。佛陀又說::

四、             【菩薩應如是布施】,怎麼樣呢?【不住於相】、【何以故】?就開始解釋:【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褔德不可思量】。

1.       「菩薩應如是布施」,應怎樣?「應當按這個佛性依菩薩本覺的自然去行布施,不要迷留於六塵上。「不住於相」:布施的心、布施的對象、布施的物一合相。所謂施者忘施(施空),受者忘受(受空),忘所施之物(物空),謂之三輪體空。

   永嘉證道歌:住相布施,生天褔,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2.             何以故?這是什麼緣故?「若菩薩能夠不住相布施」、「其褔德不可思量」(沒辦法以六道內的眾生推理、推論、思惟等能夠了解)

世間褔:以有相、七寶財施、身命布施。 出世褔:不住相布施。

「修功德而住相,則功德成褔德。 修褔德,而不住相,則褔德成功德」。

因為著相布施是局限於有相(有形象),有相就有計量,縱然能獲福亦不能久遠。若不著相布施、三輪體空、就無相可住,如這樣的行無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因為無相(無形象)沒法較量。

3.             佛陀說:做一個修行到很不錯的一個人,他行一切布施的時候,都沒有著意於他所布施的對象、所布施的物(應如是布施是無相布施,為無能施之心,不見有施之物,不分別受施之人,是名不住相布施)他與所布施的一切外法界都在一合相,這樣他顯現的大褔德(剛才所講的大褔德、大威德、大智德),為什麼要加一個「大」字,凡是「大」即名為「聖」,就是指的不是三界內,都是超凡菩薩心的意思,他說,你能跟你所行的一切做到一合相,褔德就不可思量,不可思量就是「大」。「一合相」的定義就是體大,體大含蓄到一切無量相,同時體大的另一個定義就是佛性,本體就是佛性、法性,佛性的定義之一就是一,一即無量 。

4.   褔德:以有相的七寶財施與身命的布施,而得的褔報是世間褔,褔德的大小應視住相與不住相而定。修褔德而不住相則褔德成功德,修功德而住相,則功德成褔德(不住相布施,普敬一切蒼生,其功德無有邊際,不可稱許)。(福德不是功德,功德是積功德累德,是功夫時間慢慢一點一點的累積起來的。福德:人世間的鴻福,(有漏法)是世間法。功徳:清福,(無漏法)是出世間法)。

5.             「所謂不可思量」是沒辦法以人類或八道內眾生的推理、推論、思惟等能夠瞭解就稱之不可思量。

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佛陀又譬喻曰:「須菩提阿;你的意思怎樣呢?像東方那個無邊無際的虛空,可以用心測量否?須菩提回答説:不可以思量阿、世尊」。佛陀又説:「須菩提阿;你説、南西北方、以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為十方的虛空,那樣的無邊際、可以用心思去度量否?須菩提回答説:不可以思量阿、世尊。

1.             佛為什麼要問:「虛空可思量不?」「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試驗】把眼睛閉起來,全身心思放鬆,思念一直向東方方向衝。將心念向四面八方擴大衝去「想著無邊際虛空相」。沒辦法想像無窮無盡之處是如何? 其實佛陀在暗示如何訓練自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   虛空就是你往東方一直跑,跑到無窮無盡,到你能夠想知道想像到那裏嗎?須菩提說:沒辦法。東南西北上下左右前面全部方向都沒辦法想像,無窮、無盡之處是如何?如果你做一合相,不住相布施就是一合相。你跟整個法界做一合相,剎那的布施等於布施於整個法界。藉法之力為什麼?因為你修佛法,由法入自性,所以你必須依法而入。菩薩應該怎樣呢?如佛陀所說的【菩薩但應如所教住】,住在什麼境界呢?(前面叫人家不要住,這裏又叫人家住),住在一切都「不住於相」「住於本體」「住於自性佛位」。

3.                                                                                                                                                                                                                                                                                                                                                                   為什麼佛要問「虛空可思量不」?佛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褔德不可思量」接著佛又問:須菩提:「東方虛空可思量不?」「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各位有沒有想到過,佛為什麼要問這兩個問題,對於褔德不可思量這句話,佛不是已說得夠明白了嗎?為什麼又要問須菩提:東方虛空可思量不?這兩句話表面看起來好像是在強調不可思量,所以須菩提答了「不也」之後,佛又說:「菩薩不住相布施,其褔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可是我還覺得意猶未盡於斯,現在我們來做實驗,我現在問:「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你且向東方看,你一定看到不少東西、物像,各位現在把眼睛閉起來將全身放鬆,愈鬆愈好,將你的心一直向東方衝出去,什麼東西都擋不住,你一直向東方衝,衝向了無止境的東方,現在怎麼樣了,你還著什麼相嗎?你說:「不著了」不對,你還是著相(向),各位你著了東方之相(向),你有一個向東方看的觀念在你的心上,對不起,也因此佛陀又說:「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現在你再試試看,仍然是閉著眼睛,放鬆身心,將你的心思向四面八方擴大開去,你再觀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的虛空可不可思量,再觀想無邊無際的虛空,可不可思量,、、、、各位,大悲的世尊問:「虛空可思量否?」其實在暗示我們,如何訓練自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六、       【須菩提,菩薩不住相布施,褔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佛又說:須菩提阿;菩薩如果依照我所説的方法、行無住相布施、其所獲得的福德也如同虛空一樣廣大無邊際、不可度量的。 接著佛又説:欲上求無上佛道的諸菩薩們,應該照我所教給你們(所指點)的那個地方去住、去行、向那個地方降伏其心。向那個地方常住其心,再也不必另他求住心了。

1.   無住相布施,褔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十方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思量。 無住相布施、亦如虛空不可思量。

2.   無住相布施:法界做一合相,布施於整個法界。

3.   應如所教住:前面教人家不要住「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不住相布施,褔德不可思量。 這裏又叫人家住,住在什麼境界內呢?住在一切都「不住於相」。「住於本體」。「 住於自性佛位」。

4.             菩提心的修證有層次之不同:一、發心菩提。二、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四、分證菩提。五、究竟菩提。

發心菩提:也就是發廣大道心,立下志願,希望證到菩提心,成佛果,普渡眾生,渡人成全,以地藏菩薩的大願、觀音菩薩的大悲、普賢菩薩的大行、文殊菩薩的大智,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伏心菩提:因為發菩提心用功,時時檢討、反省身心、有慚愧之心,慢慢地就將妄想、煩惱、貪、嗔、痴、欲念心降伏下去,這就是伏心菩提。

明心菩提:由於伏心菩提加以用功修持,最後就能明心見性,見到本來面目,契悟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

分證菩提:已經契悟佛性了,還必須要悟後加緊修持,繼續堅守正念,保持覺性,分分破除無明,分分顯露菩提法性,這個過程稱之為「分證菩提」

究竟菩提:最後直到破除一分無明,漏盡煩惱惑業,修六度波羅密,度人成全,自利利。他,覺行圓滿,達到這個境界就是「究竟菩提」

功德圓滿:是指修行人在行菩薩道,修證六度波羅密,每一件(每一度)都能圓滿。

七、             結論:

1.       「發大願:「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2.       「般若大智」:「如是滅度,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修福】。

3.       「無相大行」:「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修慧】。

4.       大菩薩所走的菩提正路,成佛之因:「大願、大智、大行、無住」。【福慧雙修】。

5.   修行過程中不要三心、兩意,也不要怕住相與取相。

6.   佛陀所教划船、撐船的方法,努力一直線的划去,我相、人相、眾生相,自然會逐漸消薄「如所教住」。

7.   彼岸「我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這時候眾生都無,那裏還有我」。

8.   菩薩應該照我善護念、善付囑之教,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常住其心,再不必另他求住心也。

9.       最後佛又說:「菩薩但應如所教住。」就是叫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不要三心兩意,也不要怕住相與取相,只要照佛教的划船、撐船的方法,努力一直線的划去,我相、人相、眾生相,自然會逐漸消薄,這叫做「如所教住」,佛陀教我們【福慧雙修】,在第十七分中佛又說:「我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這時候眾生都無,那裏還有我,這是所謂的彼岸(極樂世界)。(接著進入如理實見第五分:頓悟與漸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