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常掛在嘴邊的俗語,你都知道原意嗎?   

不孝有三:      

在中國禮儀上,所謂不孝有三,是指:一、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孟子所說的最大的不孝);二、阿諛曲從,陷親不義(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三、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     

人有三急:      

心急,手急,性急;      

七情六欲:      

一般地說,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懼、愛、惡、欲;在醫七情指的是喜、怒、憂、思、悲、驚、恐;六欲一般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在佛家六欲指的是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華欲、人想欲;     

胡說八道:      

原指「胡人」到內地講解佛經。      

胡,中國古代對西、北部少數民族的稱呼。胡說:胡人說講。八道:不信佛的人認為,胡人講解佛經是說荒誕之言。胡人講解佛經八聖道簡作“胡說八道”。故後世以胡說、胡說八道,一派胡言等詞語喻不可信。今泛指一切沒有根據的說法。     

五大三粗:      

“五大”是指雙手雙腳大再加上頭大;“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     

六親不認:      

當今“六親”泛指親屬。其實歷史上“六親”有特定的內容,其代表性的說法有三種:     一、據《左傳》,六親指父子、兄弟、姑姐(父親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屬)及姻亞(夫的家屬)。     

二、據《老子》說,以父子、兄弟、夫婦為六親。     三、據《漢書》說,以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後人比較贊同第三種說法,因為此說在血緣和婚姻關係中是最親近的。      

五毒俱全:      

蛇、蠍、蜈蚣、壁虎、蟾蜍五種動物為五毒,人的五毒是吃、喝、嫖、賭、抽。     

三長兩短:      

“三長兩短”通常用來指意外災禍,民間多作“遇難”、“死亡”等諱詞。     

“三長兩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關。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湊的。棺蓋、棺底、左梆、右梆這四片是長木材;前頭、後尾這兩片是方形的短木材。為什麼不叫四長兩短?因為屍體入棺木後才上棺蓋,所以只稱三長。“三長兩短”作為死的別稱流傳的範圍越來越寬廣,便由俗語轉為成語了。     

另解:

《禮記·檀弓上》有如下記載:“棺束,縮二,衡三;衽,每束一。”      

“棺束者,古棺木無釘,故用皮束合之。縮二者,縮縱也。縱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橫束者三行也。衽(rèn),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兩頭廣,中央小也。既不用釘棺,但先鑿棺邊及兩頭合際處作坎形,則以小要連之令固,並相對每束之處以一行之衽連之,若豎束之處則豎著其衽以連棺蓋及底之木,使與棺頭尾之材相固。漢時呼衽為小要也。”      

也就是說,古時棺木不用釘子,用皮條把棺材底與蓋捆合在一起。橫的方向捆三道,縱的方向捆兩道。橫的方向木板長,縱的方向木板短,“三長兩短”即源於此。衽原本指衣服的縫合處,此指連接棺蓋與棺底的木楔,兩頭寬中間窄,插入棺口兩旁的坎中,使蓋與棺身密合。衽與皮條聯用,就是為了緊固棺蓋。發展到後來用釘子釘棺蓋,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漸被淘汰。三長兩短的捆棺材皮條也隨之消失,但這個詞語卻一直流傳下來,在現代漢語中也經常使用。     

十惡不赦:      

指罪大惡極,不可饒恕。魏晉南北朝時期,歷代都進行了法律法典的編纂,而在這些法律法典中,比較有影響的有魏時的《魏律》,北朝時的《齊律》,而後來據說的“十惡”最早也就出現在《齊律》中,當時稱為“重罪十條”。     

重罪十條把這十條罪行稱為“十惡”,並且規定絕不赦免,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十惡不赦”的說法,所以說隋唐“十惡不赦”實出自於《齊律》的“重罪十條”。它的主要內容有:     

1、謀反,這歷來都被視為十惡之首;  

2、謀大逆。指毀壞皇家的宗廟、陵寢、宮殿的行為;  

3、謀叛。謀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敵對國家;  

4、惡逆。指打殺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長輩和尊親;

5、不道,無道。  5、不道。犯罪手段殘忍。指殺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   

6、大不敬。偷盜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偽造御用藥品以誤犯食禁;  

7、不孝。指咒罵、控告以及不贍養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輩死後亡匿不舉哀,喪期嫁娶作樂;  

8、不睦。  

9、不義。指毆打、殺死長官(一般指州縣長官),丈夫死後不舉哀並作樂改嫁等。   

10、內亂。指與祖父、父親的妾通姦。     

唐《永徽律》所列舉十惡與隋同。此後,除元代將十惡改為“諸惡”之外,明、清兩代均將“十惡”列入刑律名例篇。現今十惡多為泛指。     

三姑六婆:      

三姑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為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     

五光十色:      

五光:紅、黃、藍、白、黑。十色: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外加一個透明。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四體:四體指雙臂雙腿。“五體投地”中五體是加上頭。     

五穀:

一說是黍、稷、麥、菽、稻;

一說是黍、稷、麥、菽、麻。      

五福臨門:      

第一福是“長壽”   

第二福是“富貴”   

第三福是“康寧”   

第四福是“好德”   

第五福是“善終”      

“彈指一揮間”到底是多長時間:      

“一剎那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一晝夜為24小時,為480萬個“剎那”,或24萬個“瞬間”,1.2萬個“彈指”,30個“須臾”。而一晝夜有8.64萬秒,那麼一“須臾”=2880秒,一彈指=7.2秒,一“瞬間”=0.36秒,一“剎那”就=0.018秒。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八拜之交:語出《紫釵記‧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軍之事。”元曲《凍蘇秦》:“你不知這張儀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又《西廂記‧張君瑞鬧道場》:“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俗稱結拜兄弟為八拜之交;按古無八拜的禮,以互相四拜算為八拜.      

八拜之交應該是指對結義雙方長輩行八拜之禮,正式結為金蘭之好。但據說這八拜是沿襲過去八個著名的金蘭典故,涉及到16位古人。他們分別是哪些故事呢?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頸之交--廉頗相如   

(3)、膠膝之交--陳重雷義   

(4)、雞黍之交--元伯巨卿   

(5)、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7)、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范雲和何遜)     

一絲不掛:      

“一絲不掛”之“絲”有兩解。一解為一縷衣飾。《五燈會元》卷十二:“諸上座終日著衣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掛著一縷絲。”另一解為一根釣絲。《五燈會元》卷十四:“僧問:一絲不著時如何?師日:合同船子並頭行。”意思是說,“一絲不著”,便達到了船子和尚超脫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詩偈云:“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便得休。”可見“一絲不掛”本是禪語,比喻超然灑脫,絕無患得患失的念頭,絲毫不受塵俗的牽掛,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後用以泛指毫無牽掛。亦乾脆直指赤身裸體。     

一瓣心香:      

瓣香,形似瓜瓣,上圓下方,內外條狀排列。心的形狀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說。禪寺中開堂說法,往往先敬香給開山祖師等,如《古尊宿語錄‧慈明禪師》:“此日一會,不是小緣。將一瓣香為我無得禪師。且道:諸人還識無得禪師麼?”佛家認為,內心的清淨、慈悲和虔誠,是“真供養”,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稱“心香”。後極言心中虔誠致敬為“一瓣心香”。     

七手八腳:      

謂人多而手忙腳亂。出於《續燈錄》卷三二:“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原意是:不管環境如何嘈雜,人來人往,我自耳不聞,眼不見,心中泰然。後俗語中常用“七手八腳”指動作忙亂。     八字沒見一撇:      源於禪宗。《續燈錄》卷二九:“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為不露端倪。後作“八字沒見一撇”、“八字還沒有一撇”,意為不露端倪。     

口頭禪:      

禪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為宗旨,提倡直截了當的“頓悟”,甚至說:“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禪字,滿面慚惶。”(《碧巖錄》第一則)禪宗還認為“開口即錯,用心即乖”,“等你開口,堪作何用!”(同上,評唱)禪宗的末流,好取現成的經語、公案、掛在口頭上,作為談助,被斥為“口頭禪”。“口頭禪”完全違背了禪宗“頓悟見性”的宗旨。後來,把口頭上經常說的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話,也稱為“口頭禪”。     

門外漢:      

指外行人,是說他對某項知識或技能還沒有入門。《五燈會元‧天竺證悟禪師》:“謁護國此庵元禪師,夜語次,師舉東坡《宿東林偈》(原偈中云: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見路徑,何言到耶?是門外漢耳。'師通夕不寐,及曉鐘嗚,去其秘畜,以前偈別曰:'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門外漢。'師禮謝。”東坡欲從溪聲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聲色與見聞等如虛空華(花),本無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剛經》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說他是“門外漢”。至今廣泛用以稱外行人。     

開眼界:      

“眼界”即“眼根”,為六根之一,大致相當今天所說的視覺器官,包括眼球和視神經等。因為六根屬於“十八界”中的一類,所以“眼根”亦名“眼界”。能夠維持自相,不與他相混淆,稱為“界”。眼界與色界相對,產生眼識界(視覺)。如《心經》:“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楞嚴經》中有“開眼見明,名??為見外”之句,“開眼”,猶睜眼。為佛菩薩像畫眼點睛,也稱為“開眼”或“開光”(光、光明,指眼)。

如《禪林象器箋‧垂說門》謂:“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諸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光明。”眼不但是人??身的傳神處,而且還是智慧的象徵。如佛教中有慧眼、法眼、佛眼等說。在禪宗那裡,“開眼”常用作開語、覺悟的代稱。如《五燈會元》卷二十:“汝解心已極,但欠著力開眼耳。”看到了以前未見到過的東西,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俗語謂之“開眼界”。

天花亂墜:      

傳說佛說法時,諸天感動,撒下香花作為“供養”和皈教。如《心地觀經.序分》雲:“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花亂墜遍虛空。”又傳說梁武帝時,雲光法師講經時感動上天,香花從空中紛紛落下。後多形容講經說法,有聲有色,極其動聽。亦指言談虛妄,不切實際,或用甜言密語騙人。     

無事不登三寶殿:      

佛教有三大內容,即教主釋迦牟尼為“佛寶”,經籍教義為“法寶”,弘揚佛法的僧團為“僧寶”,合稱“三寶”。“佛”,梵語佛陀之路,意為覺者,特指釋迦牟尼。“法”,梵語達摩的意譯,泛指經、律、論三藏和戒、定、慧三學。“僧”,梵語僧伽之略,意為僧團、和合眾,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寶”泛稱佛教。如南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紹隆三寶,弘濟四生。”“三寶殿”即佛殿。寺門中的規矩,上佛殿時必須恭敬肅穆,進行禮拜、誦經、供養等,不得隨意在佛殿裡閒逛、閒聊。所以俗語中有“無事不登三寶殿之說。     

不可思議:      

《大智度論》指出:“不可思議”是大乘佛教的特徵。“心思路絕”,故“不可思”;“言語道斷”,故“不可議”。《五燈會元》卷十六載,光孝禪師臨終時只說了“不可思議”四個字,便合掌而逝。一般認為,“佛力”是最“不可思議”。各部經對“不可思”的具體內容有不同說法。例如:《仁王經》說三種“不可思議”:“佛不可思議,眾生身不可思議,乃至世界不可思議。”《增一阿含經》種說四種“不可思議”,增加了一個“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一詞還用於佛、法、僧三寶。如:阿彌陀佛又稱“不可思議光如來”,《維摩詰經》又稱“不可思議解脫經”,唐代靈妙寺有僧名“不可思議”,系善無畏弟子,曾注《大日經法供養品》,人稱《不思議疏》。後用“不可思議”謂事物之難以理解,不可想像。     

方便:      

梵語paya的意譯,猶言善巧、權宜,是利益他人、化度眾生的智慧和方式,“方便”與“真實”相對而言,亦即隨時設教、隨機應變的“權智”。語本《法華經.方便品》,佛謂:“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所執。”經疏對方便的解釋很多,如謂“理正曰方,言巧稱便”;“眾生所緣之域曰方,如來適化之法稱便。”方便是導向真實之法。如唐.白居易《僧院花》詩:“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後因以泛指機會、便利。如唐.韓*《偶見》詩:“小疊紅箋書恨字,與奴方便寄卿卿。”天台宗認為,《法華經》的要義是“開權顯實”。隋.智者大師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法華經文句》卷三)凡用善方式說法,亦謂之“開方便門”。《景德傳燈錄》卷二一: “海眾雲臻,請師開方便門,亦真實相。”後來稱提供機會便利為“大開方便之門”。     

火燒眉毛:      

源於《五燈會元》卷十六:僧問:“如何是急切一句?”蔣山法泉禪師答:“火燒眉毛。”《心地觀經》卷五指出:“精勤修習,未當暫舍,如救頭燃。”謂佛教徒俗求出離生死苦海,當以急迫之心精進修持,不容懈怠。火燒眉毛之意與此相似。情勢緊迫,必須立即設法去解決眼前的困境,俗謂之“火燒眉毛,且顧眼前”。如《鏡花緣》第三五回:“小弟此番揭榜雖覺孟浪,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個'火燒眉毛,且顧眼前'之計,實是無奈何。”也指缺乏長遠的眼光,只圖眼前的利益,得過且過。如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八章:“(他)何去何從,沒有了主意,背著手,踱幾步,咳!火燒眉毛顧眼前嘛。”

心心相印: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謂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於眾生之心,謂之以心傳心,以心印心。意在開示迷途,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黃檗禪師傳心法要》卷上:“自如來付法迦葉以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金石萃編.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後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      

心猿意馬:      

心神散亂,把握不定,俗謂之“心猿意馬”。《大日經.住心品》分析六十種心相,其中之一為“猿猴心”,謂躁動散亂之心如猿猴攀緣不定,不能專註一境。“意”則猶如奔馬,追逐外物,故稱“意馬”。佛經上關於“心”和“意”的論述很多。簡言之,“心”是精神現象的總稱,能變現物質現象。“心”在佛學上有真、妄之別。“心猿意馬”之“心”顯然是指“妄心”。就“心”的生滅流變而言,稱為“意”。佛家把“心猿意馬”視為入定修道的障礙。如唐代玄奘法師上唐太宗表文謂:“願托慮於禪門,澄想於定心。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馬之奔弛。”最早把“心猿”和“意馬”連用的例子是唐代《維摩詰經變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又如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栓,將繁華不掛眼。”   

◆--------------   

搜索微信公眾號【古典書城】或【gudianshucheng】,為您分享更多古典文化、歷史等精彩內容。

搜索微信公眾號【全球通史】或【quanqiushi】,全面展現全球歷史文化風貌,趣味解讀世界史。

http://3g.k.sohu.com/t/n285356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