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樸素章第十九(還真之道)

 廖益達

   本章大意係承上章十八章因大道行時,人人行仁義,故不自覺行仁義。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智慧一出虛偽詭詐也隨之而產生了。六親不和有孝慈,又在和諧的倫常中,不覺得孝慈有特別,反常時方能行使孝慈。國家清明時臣子們各司其所,昏亂時忠臣才出。國家紛亂有忠臣,夏桀之龍逢,商紂之比干。

十七章知有章、堯、舜、禹、伯成子高。

   一、太上不知有之。

   二、其次親之譽之。

   三、其次畏之。

   四、其次侮之。

   一、至高無上的聖君治天下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二、次一等的國君治天下用仁義,所以人民都親近他,稱讚他,商之弔民伐罪,姬昌之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三、再次一等國君用政教刑罰治理,人民畏懼。

   四、最末一等用權術、詭計、人民都反抗他。

   說明智之不可用,亦不足以治天下,而當崇尚樸素,凡一切聖智、仁義、巧利等,不僅不能為人類帶來利益,反而會產生災害,故主張由一切的虛偽中回返太樸。

道雖無形無象,卻無所不在,是自然界的法則,這法則若作用於人生,便可稱為德,故道和                                                                                德是一體二用,道是體是天地人三才本來面目,徳是用,是我們的本然行為。

一、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聖」:此地的聖字指後天之才智,非儒家所稱道得學問臻至完美者。智慧:分世間性、和出世性、世間性是有為法為在世的人謀生活,乃至福國利民的事業都離開不了他。出世法式無為法,自然覺性,小乗離了它,不能離苦得樂,證無生法忍,大乘離了它,不能行菩薩道正等正覺。「智」:指足以知周萬物。「絕」:是指未產生前即制止之。「棄」:是即生而摒棄不用。叡聖智慧是創作一切制度和法令的根源,制度法令有了,虛偽詭詐隨之產生,所以棄絕睿聖和智慧,人民反而能多得到百倍的利益。老子認為一個素樸之世,是優於巧詐使智之社會的,故主張要摒棄一切智謀巧利,老百姓自然不以智能相爭奪,可享百倍之利。般若波羅蜜,用妙智慧到彼岸。六祖:善知識我此法們,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智慧為船精進篙,靈台用力出波濤,翻身直到菩提岸,一性圓明赴大羅。

二、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於此解為絕其私恩小惠之仁。棄︰棄其賞罰不正之義。仁德和義理束縛人的天性,棄絕了仁德和義理,人民反而能夠恢復孝慈的天性。「孝字半老半子」。

「人生百善孝為先,父母恩情大似天,十月懷胎辛且苦,三年哺乳最勤焉」。老子認為需絕棄那私恩小惠小仁,棄其賞罰不正的假義,百姓方能恢復孝慈,此時天下之人,孝者不知其孝,慈者不知其慈,相忘於孝慈之中,終身行之不已。

三、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機巧和貨利〈不貴難得之貨〉,能使人產生竊盜之心。棄絕了機巧和貨利,盜賊自然就絕跡了。〈喻之於自身,不用巧,去了利,吾人心中之盜賊自然不生,知足常樂,活潑天機自在其中〉老子不見可欲使心不亂,眼界率連眾界忙,不見可欲萬緣忘,忘無可忘全身出,便見靈山大法王。

四、此三者以為文不足。三者︰指聖智、仁義、巧利,聖人皆視為外表的文飾,非樸素之道,不足以化〈治理〉天下,不足以成大事。

五、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令」:凡有所教戒者稱之。「屬」︰託,歸依,意指老子勸戒我們要從內心上,自發的絕棄聖智、仁義,巧利者重在力行實踐,使之不再成為浮文,而確於實際方能有所歸屬。清靜無暇一法身,如蓮出水不沾塵,泥水布杉都脫了,分明便見裡頭人。「素」:即尚未染色的白絲,引伸為潔白,純真無暇之意。「樸」︰即沒有雕琢過的原木,引伸為質樸,渾圓無華,素與樸皆是代表純真的名詞,正是人類的原性,自性至善處而所謂的見素非眼見之見,乃是心目內觀之見,一片妙見虛靜光明,能見天地之原始,能知本來面目。抱樸︰抱著質樸之道同於抱道而行之意,及時時刻刻抱著道而不離。少私寡欲︰去掉侈、奢、泰、減少私心,降低慾望,內而身心,外而事物,隨緣循理,歸於性命。本章皆在教人去其外物之累,以完其太璞之真襲常、守分、去華,以安其性命之情,則自內外兩無虧失,而與道全真。

本章言聖智之不可用,因聖智不足治天下,方足以使民生益加富足,更不可倡仁義之名相,故決定要徹底撕掉他們的假面具,將此等假藉仁義之名去做惡事之徒絕棄,始恢復人性之本性,人倫之真-父慈,子孝之天德,續而使心中巧利去除,則盜賊自然不存,以上稱之為三絕、三棄,人一旦能去奢、去泰,減少私心,降低慾望內而身心,外而事物,隨緣循理,歸於性命,克去己私,不生自有自利之意,遇境忘境,不著戀沉溺之情,歛華就實,體此真諦者即當少私而絕其巧,寡欲而棄其利,仁義可以內含,聖智可以不顯,性命可全,道德可致,而其根本的功夫在於能見素抱樸-止於心是至善之地,無論於動靜之間,顛沛流離之計都要依循靈性指示,與此原樸相抱不離,如此始內心保守質樸,外表又顯純真,能本乎內觀者自能妙見無窮,虛靜光明能見天地之原始,能知本來面目之所在了。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腦,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