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這麼走發菩提心成無上道29 金剛經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如來、(佛性)  

廖益達

佛法教導眾生,第一個就是告訴大眾行、住、坐、臥要有四威儀,在學校裡老師也會規勸學生,言行、舉止要有一定的規範,這些都是一種教化,佛法與學校教育就此點來觀察,方向是相同的,都是為了教化大眾。

學校老師要教化學生,不僅要教導道理,身行更要作學生的表率,言教與身教一致,教育才能成功,佛法也是如此的,不僅口説,身體更要力行,才能在佛法中得到真實的體悟,才能教化大眾如何修行。如果佛陀乃至一般講師,法師,講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表裡不一,如此必定無法渡化眾生。

釋迦牟尼佛説法四十九年,不僅行、住、坐、臥皆具威儀,所説的法也是自己的實證、體悟,由於能以身作則,親身示範,佛法的清淨妙用,因此能攝受眾所周知,使人改邪歸正,轉凡成聖,確實達到教育的最高目標。

佛陀歷經六年苦修,最後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成正覺,歎然説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切眾生皆有本覺之智,本覺之理,就是實相,就是自性法寶,就是真如法身。

佛陀曾説:「是法平等(佛性),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性),對於佛性,不要存有絲毫的懷疑,也不要將佛性看得太遙遠,古德云:「修行億萬劫,悟在剎那間」,那麼,如來、佛性究竟在哪裡?詳本分:

威德有儀萬德身  儀表色身莊嚴相  寂然圓通佛性體  靜有體心二寂淨

「威儀」有用之威儀:坐作進退威德有儀也。有四威儀:行住坐臥四事,能時時不失肅正莊嚴之相。四威儀:「行如風」;走路的時候猶如清風徐拂,自在安靜。「坐如鐘」:坐的身體保持端正,不隨便東搖西擺,前彎後仰。「臥如弓」:睡覺時以右側臥姿,又稱為吉祥臥,能讓身心安穩,夜無惡夢。「站如松」:站要有站相,挺立不輕浮,搖擺或歪斜,就像是松樹一樣。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萬德莊嚴相。

「寂靜」有身寂靜:為身之一切惡不作也。有心寂靜:為遠離貪嗔癡等意之諸惡行,一切妄念不生也。離煩惱曰「寂」,絕苦患曰「靜」,自行本來寂靜無苦無煩,湛然圓通,常寂常靜。

「威儀寂靜」,威儀是用,寂靜是體,有體才能生用,故大菩薩是體用不離,當由寂靜之體而現威儀之行。寂靜之體乃是主宰威儀之本體,若能知寂靜之體才有威儀之相,故相身如來非真如來,法身如來才是真如來。

如來之應身,時時不失威儀者(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此是法身在中當令也。如來之報身,能夠萬德具足而現大莊嚴相者,此是應身之威儀圓滿也。故如來三身即一體,不明三身即一體,是未悟平等法身之理也,如來三身,一即三,三即一,即體即用,即用即體,即寂靜即威儀,故云「威儀寂靜」。

釋迦佛住世說法四十九年,無非讓眾生明了自己的佛性,在金剛法會上有關如來之體用共有十五分逐一顯現出來(在結論後加強說明)以及佛陀藉佛乘大法修持觀告誡眾弟子(在結論後補充說明)本分則依來去坐臥之四威儀相,並非真如來,而寂靜不動之自性,方是真如來,並且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依此二句,更將法性之妙相完全顯現無遺,故此分是在講佛的法界觀及宇宙觀:佛的法界觀是講本體,也是本分所講的: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佛恐弟子及世人著重於四威儀中,求色身有相之佛為佛(如轉輪聖王),不知般若實相(佛性)才是真佛。故又說:須菩提啊,如來者,本是如如之自性(佛性),來証涅盤之謂,此本是無形無相,真空寂然不動之真體,然因世人不知是真理,故若人誤以為如來者;有去、有來、有臥、有坐、之應化身、四威儀具足、之色身相,便指作如來時,這種人只知有相之四威儀身為如來真身(著於有相),而不悟自己無相之寂靜體,故這種人尚非真悟如來(佛性)之士,他當然不解我(釋迦佛)所說如來的真實義(這是一般字義解釋)

來去就是空間的差別對立。坐臥則是相的差別。佛陀說:如果有人說佛性是有時空的差別,或是有相的差別,這個人根本不懂如來之大義及精髓是什麼?(如來真實義)

【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須菩提啊!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因為如來是無形相之真體,般若實相,佛性,法性(般若心經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真性如如,「放之彌六合」充滿法界,隨感發現,故其來亦無所來。「退藏於密」,不可捉摸,不露形跡,故其去亦無所去,無去相而去,無來相而來,徹見我法性,這才名為如來,亦強名也。儒曰:「視之弗見」,「聽之弗聞」,「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道相不同,形容詞,詮述不同(這是一般字義解釋)

如來是佛性,是本體,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就時時空統一。如果在同一點上就沒有移動,整個法界就是一個體,這個體就是一個點,這個點就在你玄關竅裡,過去,現在,未來,時空都合而為一,這一點就是「一心圓法界」,這一心圓法界之一點,你懂了,明瞭了就叫入法性,明心見性了。古之授記,今之點玄就明了本來面目,所以般若智明了就是明了這一點。

結論:

如來者,諸法如義,何有來去,坐臥,佛陀因告之曰:若有人言,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的道理:就是不悟圓妙真諦,住於如來名字相。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執相言,此分是執如來名字言,法相不可執,非法相不可執,福德相不可執,此分要闡明如來的意義(如來真實義),以示法性無相,也是點破如來名字相不可執,因之又進而曰: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所以名如來,這個說法便是說,如如不動,先天無極氣象,已將不可說的一合相,於言外透出,能悟之者,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証矣。

如來:實際上原來的經典沒有如來(佛)這個名詞,如來佛就是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把它翻譯為世尊,應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調御大夫,無上士,天人師,佛,(在第一分有説明)而翻為如來呢?「如來」相對就有個「如去」,有如來佛就有如去佛。「如」是好像,你的臉上好像一個「來」字,又好像「去」字的一個佛,來去都在你的臉上。「即」知西來路,西去莫走差,此身誰做主,何處是吾家」。「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這個「戶」字就是一個死「ㄕ」一點而成戶,沒有一點(佛性)就成死ㄕ,故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就是在講你的本體,玄關竅裡人人具有的佛性,再來談談佛陀在金剛法會上藉法闡述眾生自有之佛性,以明瞭如來之真實義。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在如理實現分第五:「不可以身相見如來」釋迦佛站在你的前面給你看的時候,你有沒有辦法藉由這個身相,而看到釋迦佛的佛性或本體,此言:持色身相不能見如來、佛性。

在無得無說分第七:「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佛性,法性根本沒有辦法以言詞,把他整個講完,也沒有辦法把他規定在一個範圍裏面。「不可取」:取就是執著,一切法都是在方便教導眾生回到本體。而這一切的法也不能執著於它,因為它不能代表本體,都是種種的方便說法。「不可說」:如何不可說?因為說之不盡,一切法的形容沒有辦法代表本體,沒有辦法把本體講得完,因為他是無量法,法無量,所以不可說。「非法」:一切的法都是方便度化眾生,所以並不是你所說的一切法,它都不能代表法的本體。「非非法:」所有的存在都有佛性,所以你也不能夠否認所有的法不存在,不能否認一切法沒有佛性,所有的存在都有佛性,所以「非法」及「非非法」兩者一合相。

在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如來無所說」:法性的本體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有,一切理事完全圓通,一切智都自在具足,所以沒有說法,「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不可以用佛的萬德莊嚴三十二相好,或任何外相的種種形式,而能夠見到佛性的本體。

在離相寂滅分第十四:「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如來」就是佛性,在佛性裏面所說的一切相,「即是非相」,都是有本體的存在。「一切諸相」是什麼?你把「一切」,「諸相」拆開來看時就變成差別相。但你把「一切」涵蓋在「一切諸相」上面來看這四個字時叫一合相,所有的相都圓融在裏面。「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所有六道內眾生乃至十法界一切眾生,你絕對不能認為他沒有佛性,也不能說他們不是佛: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眾生為未來佛,不是別人的理,而是你的心」,這才是實証的路,這非常重要。「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真語者: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實語者,眾生造惡業,定受苦報。如語者:眾生修十善法定有樂報。不誑語者:般若波羅密法出生三世佛,決定不虛。不異語者:如來所說諸善法,一切天魔外道無能有超勝及破壞佛語也。「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無實:本性無相,佛性裏面的這個法可以說完全的沒有存在,是諸法空相。無虛:本性具足,但是他也可以一剎那之間,過去,現在,未來,無量的世間出世法,全部也都在裡面。

在究竟無我分第十七:「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諸法如其本來,(諸佛之實相),菩提心之本來面目。你住於自性佛位,依你的佛性,你無任怎麼做,都是佛性的顯現,都是對的。「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在佛性裏面所謂的「無上正等正覺」,它倒底有沒有存在?(於是中),佛性,每一個眾生都是有,只是眾生「不知道自己有」,所以就「沒有」了(無實)。知道的人,是知道他本來就有(無虛),那麼實與虛差別在那裏,在明與不明 。 

如來所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的妙法,無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乃至貪嗔痴,戒定慧一切的顯現,包括不善,善法,皆是佛法。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若菩薩真正的徹悟到「無我」跟「沒有一切法」的演生,存在的話,那才是真正的菩薩,才是真正的証道。為什麼?因為「通達無我法者,」就是你已經住於自性佛位,已經在法性裏面了,跟整個眾生在一合相。

在一體同觀分第十八:「如來具有五眼」。「如來有肉眼不」:佛性站在眾生的立場,眾生的境界,眾生的心境,眾生的感受。「如來有天眼不」:佛性對於天人的境界,天人的想法,天人的神通,天人的行為都能夠清楚明瞭嗎?「如來有慧眼不」:佛性對於阿羅漢的境界,他的心量,他們的心性,他們的變異及變化都清楚明瞭嗎?「如來有法眼不」:佛性對於菩薩的境界,妙行無住能不能夠明瞭呢?「如來有佛眼不」:佛性達到究竟圓滿境界就是成佛了,對任何一個眾生,任何一個次第,任何一個境界的修行,都能夠圓滿的明瞭及指導。「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在佛性裏面來講,看眾生種種無量念頭的變異,變化,並不是一種相對立的狀態,而是無量可能之中可能會顯現出來的,只不過這無量可能顯現出來的任何一個念頭,都還不能代表佛性本體。真正要代表佛性本體是你能夠認知到所有一切念頭本身都是佛性中的一部份,無所不能中的一部份,人類真正能夠如此體會的時候,就是真正的去體會到自己的佛性。

在法界通化分第十九,「若福德有實(就是功德),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佛性就不會講有得到福報(德)這個問題。

在離色離相分第二十,「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佛性呀,是一個怎麼樣的狀況,即使你看到釋迦牟尼佛、佛的頭,手,腳,三十二相好等,都不是佛性的跟本。「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佛性,沒有任何一個相,不包含,不圓融在這本體裡面,但卻沒有任何一個相能夠來代表這個體。

在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假設有人說:佛性有所說法,就是執相,就是謗佛。佛性是一個「體」,在「體」裏面是如如不動,在如如不動中完成了這一切的法。一切的法是來自於法性,法性具足萬法,是不說而說。「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眾生對佛性不明白,所以因緣果報不斷生易變化。眾生會在六道中輪迴就是不明白本體,而當眾生明瞭本體時就不再是眾生,權名眾生是不明白時特給一個名稱。

在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分,「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什麼是真正的善法。在佛性來講,能去除一切整個法界無量發生的萬相萬事,善不善法平等,得到這個「體」,把善不善的相去除以後,才真正的善法。

在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凡夫者,差別相的眾生,在於佛性而言,也是在它的「體」裡,所以非凡夫,在一合相中,這樣子的存在,這個時候佛性的觀念,才是真正的一合相。

在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應該用三十二種佛的相好及莊嚴的外相貌就認為佛性是如何如何?。「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假使你以充滿(色)眾生習氣貪嗔痴等,以(音聲)藉由貪嗔痴的一種表達,念頭,來祈求我(釋迦佛)來幫助你,如此的行為,如此的念,就整個偏離了佛性大法,背離了菩提心,沒辦法住自性佛位,沒辦法跟自己的佛性相應。

在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性的存在是沒有任何的相,所以會回到佛性的本體:無上正等正覺。你千萬不要以為佛性是沒有任何的相,所以才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錯的,「體相一如」,以為把相去除掉,就能夠得到體?錯了。

在一合理相分第三十,「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在佛性來講,這個「一合相」,是針對於眾生有「差別相」的念頭(即非一合相),而告訴你一合相的理法,但是「其正的一合相,」是圓融了眾生的差別相。這與包含了善不善法平等,包含了一合相與差別相,才是真正的一合相才是法性的境界,所以叫做「一心圓法界。」

在知見不分第三十一,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一切法相的存在,在世間,出世,乃至於法界中種種演變的存在,在佛性來講並不是被這個法的表現,所局限,而有種種法執的狀態,而這一切法相的存在,都不是他的本體(如來說即非法相),他的本體是自然而然萬法圓通,萬德莊嚴,而種種相來度化眾生,這才是佛性的法相。

以上十五點之段義含意,其說法說義雖不同,如統一而論時則如來之真體便由此十五點中所顯露出來了,如合而言之實了就是如來自性之體(寂靜)、用(威儀)。

本分是在講佛的法界觀,現在再來談談佛陀對弟子們講的佛乘大法修持觀,法界觀。分成五個層次在看,第一個層次是在三界內的眾生的宇宙觀,第二個層次是羅漢的法界觀,第三個層次是初地到七地菩薩的法界觀,第四個層次是八地菩薩到十地的法界觀,第五個層次是佛的法界觀。

三界內眾生的宇宙觀,以窮極理事來作對宇宙的探討,所謂這個理事是針對宇宙中所產品的各種「相」,所以容易落於相中。羅漢所有的法界觀,則落於「空」,三界如空華,一切四大假合是空的。初地到七地之間的法界觀是建立在「能」量上面,尤其是三地以後主要的精神是建立在能量上(法力)。八地最大的困難的地方,在八地以後就進入沉寂的狀態,叫做「不動地」。八地這個沉寂狀態。是因為整個法界無量產生的變化,自無始以來,此生彼死,彼生此死,種種因緣他都完全瞭若指掌,而且可以令其生,令其死,死而後生,生而後死,生生死死都可以在他一念之見就產生,一個宇宙,一個星河,剎那可以產生,可以毀滅。

到八地的時後,諸佛現前,有佛來告訴你八地的大問題,也就是八地作不到的問題,也就是修行只有一個法門,就是「願」,一個「誓願」。自初地修行開始到八地,你所發的願會忘掉,所以佛的目的,就是提醒八地這個願,不要忘記,我們圓修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八地就是願度,所以八地的修行只有一個「願」的念頭,你只要想起你那個願,而且你願意做,只要一剎那,八地就修完了。

八地菩薩跟七地菩薩之間的天差地別,七地之前全部修能(自己的能)、法,八地開始就修用,因此八地的法界觀就是用,不斷的用,不斷的普渡眾生。佛的法界觀是「時空統一」,它是在本體裡面,也就是釋迦佛在金剛法會上本分所講的如來(佛性),之體(寂靜),用(威儀)。

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就是在講你的本體,玄關竅裡人人具有的佛性,明師一指點,這一點就是「一心圓法界」這一心圓法界之一點,你懂了、明瞭了就叫明心見性,古之授記、摩頂,今之點玄,就明了本來真面目,如來、佛性在那裡?快快找明師:一指點,(找回如來、佛性、明心見性)。   接著進入一合理相第三十分:大整合與小整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