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這麼走發菩提心成無上道25 金剛經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有教無類,教化功德)

廖益達

 1佛、菩薩有大慈悲心,知道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 上天老母的分靈)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以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以大慈悲隨其願力來住在這個世界,以種種方便法門來度化眾生。如同釋迦牟尼佛説了無量無邊的佛法,到最後説自己沒有説過一句佛法,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卻説自己沒有度過一個眾生,這正啟示白陽一貫修士,前人輩、點傳師、前賢們為三曹普渡修辦道,度人成全不可思、不可議這一念佛心。詳本分:

2化度眾生唯心法  無有眾生實滅度  所有眾生具佛性  化無差別法平等

3什麼叫「化」,在唐朝以前,多半佛經用這個「化」字,唐宋以後用「度人」,度也好、化也好,反正度也度不了,化也很難化,到元、明時代,乾脆兩個字合起來叫做「度化」,實際是教育,化也是感化人。

4化無所化,化無差別:「化者」,以法化度眾生也。「無所化者」,雖化度眾生,並不執著化度之事相,不染住化度之心跡,也就是說以平等心,度平等眾,以平等法現平等觀。外不見所度之人,內不見能度之我,自他兩忘,能所不生。

5「化無所化」,事理分明,心佛與眾生三無差別:在事上,「彼非不眾生」,眾生雖具佛性,尚未脫離迷界,未能自覺之前,又不能不以法度化,一大事因緣,為他人說。「實有眾生可度」,在眾生尚未出迷之前,故菩薩須行六度萬行法,應機設教,以度眾生,(現今一貫大道普傳)。眾生何嘗不是受菩薩所度,菩薩又何嘗不是度眾生。雖有度化之行,而心中並不生能所之染住,以度化視為不得已之權法。在理上:「彼非眾生」,眾生皆具佛性,此即「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之來源,故當一體同觀,不應生差別想,眾生皆能成佛,而度化之。「實無眾生可滅度」,眾生既已生覺後,菩薩又須一體同觀,以見「是法平等」之理也(得道後,才知皆有佛性)。以「是法平等」,心,佛與眾生三無差別之理,作為內在主觀上的究竟實見。如能這樣雖度化而不執著度化之時,才能達到「化無所化」之心境,亦是本文所言:「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

1佛在上分「法施勝過財施」說後,佛繼續探詢須菩提,是不是還有疑問,佛曰:須菩提,(於意云何)?你的意思怎麼樣呢?如來我(度人,只就彼人覺悟)度眾生本來是為眾生自覺上之引導性質(指引脫悟),而實際見性成佛者,還得各人自性自悟自度,(汝等勿謂如來我)故你們千萬不要講成就如來之道的我(佛)説過這個話,説過什麼話呢?認為佛説過,(我當度眾生)有度化一切眾生的念頭。佛説法四十九年,在金剛經裡面,通通否認掉,他本來發願要度眾生,現在又否認了,佛説:嘿;你不要搞錯了,你們千萬不要那麼想啊,認為我要度化一切眾生。(這是一般文字解釋)。

2「莫作是念」:肯定的回覆,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什麼理由呢?世界上實實在在沒有一個眾生須要佛來度的,你要注意,這是佛自己説的。

佛又繼續説:須菩提啊!(汝亦莫作是念)你不要有這樣的想法,切不可有誤解的心意。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因為眾生皆有佛性及般若智慧,原自具足,茍聞經悟道,所以都能見性成佛者,皆是自性自度之故,實在是並沒有一個眾生,是成就如來之道的我所度化的。(如現今得道能否超生了死,都是自己給自己作決定)。所謂眾生者,不過以講法如義,教眾生離分別執著的妄念而已,若當作我度眾生之念(若説一切眾生,為如來我度化者),便是分別執著豈能成佛,又豈能度眾生,且眾生是五蘊假合所現,當體即空,並非實有,如來証空,亦不能執此為實,所以實無眾生如來所度。「若有度生念」,若說一切眾生,為如來我所度化他而成了佛(這個佛就不是佛了),則如來我(這個佛),即有(已經有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也就不叫做佛了,他處處著相,覺得我是佛,我是老師,你們通通一切都是我的信徒,那他就絕對不是佛了。如此則是法已有高下,何能作平等。(這是一般字義解釋)。(現在分滅度,一合相,圓覺,來詳加說明,較容易明瞭)。

3首先來談談「滅度」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滅是滅其煩惱。度是度脫生死,就是不再受生死流轉,現在回想大乘正宗分第三,本來後學覺得佛如果說:「我皆入涅盤而滅度之」,就已夠明白了,為什麼要再加「無餘」,這個形容詞呢?後學的淺見是因為金剛法會上佛陀針對千二百五十大比丘講,他們都已達到阿羅漢的程度,阿羅漢的意思是:煩惱已斷,不再來受生死,所以已達涅盤的境界。他們的煩惱固然已斷,無明習氣還沒有消盡,所以還是有餘,(我們現今修道者還是有有餘無明習氣,所以在願懺文裡:餘蘊***虔心跪在,明明上帝蓮下……),照上乘經典來講,阿羅漢固然不再來投生,不再到人間來,但是還有所謂的變異生死,即使是菩薩他們生死還沒有盡,所以阿羅漢,菩薩在達到涅盤境界只能說是有餘涅盤,還未達到無餘涅盤,要到成佛的境界才是無餘,因為佛陀是在對這批阿羅漢講金剛經,所以著重了無餘涅盤而滅度之。換句話說:是對他們講,要度一切眾生都成佛,都回歸本體,而不是要度一切眾生成阿羅漢。這是彌勒佛讚誦金剛經一首偈中,所謂的廣大心,第一心,也是我們應發的願,我們的願力是要普度一切眾生,要普度一切眾生都回歸本體。(彌勒祖師稱讚金剛經的一首偈中:廣大第一,其心不顛倒,此住功德滿)下面的兩句「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就是彌勒佛頌偈中的,久遠心,不顛倒心,不顛倒心是降伏妄心的金剛利器,也就是有相無相的關鍵所在。妄想心即因顛倒而起,有相即是顛倒(般若心經: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所以「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這三句話是佛陀教我們如何修因,可是這還是有相的因,因有能度的我;有所度的眾生,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定要加「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才是無相的用:各位,不但我們應該要這樣的修,也就是成了佛,才是實無眾生得滅度。

4一合相:萬靈都是 老中所生。「莫作是念」是說:絕對不要有任何一個念頭,認為佛,佛性或法身佛,有在度化眾生,有這個度化眾生的念頭就不對了,因為有這個念頭,就有對立(相)的觀念。但在一合相中:萬靈都是 老中所生,是沒有對立(相)的,跟眾生一體的,所以釋迦佛認為若有在度化眾生的念頭,就有我,人,眾生,壽者的「相」,有這些差別相就是不對的。因此在佛性而言是一個「體」,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的差別相,所以沒有度化眾生。

5圓覺:如果眾生真的的被度化了,這一切的行為,一切事發生,在佛性裏面而言就是「圓覺」。所謂圓覺的「圓」指的是圓滿與平等。「覺」是覺悟既然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的佛性本自具足,如前面講過的,並沒有多一個「法」,因為佛性對於任何「法」都明瞭,眾生接觸到佛法,是他佛性的顯現,而不是任何諸佛菩薩有所的度化,這個啟發的觀念即是:「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的說明,接著佛陀又說: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1佛又曰:須菩提啊,「如來說有我者」,乃是說法度眾生之權名假說(是口雖説我,而無我見),實際如來佛心中並無絲毫之我見,更不會執著我相。「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者」,這實在是凡夫之迷見淺識,自我片面之揣思也,以為惟如來我能度,非我如來不能度,是以有我也。(這是一般字義解釋)。

2佛曰:所謂人,有眾生,就有人,八萬四千法門的佛法,只教我們做一件事,就是如何證到自己真正無我,那就成佛了。修行只修一件事,修到真正的無我,既然無我了,開悟了,我當然不須要佛來度呀,我本來就是佛嘛;自修自悟自度。但凡夫之人貪瞋痴無明,認假我肉體)為真我。(迷者眾生)

3「如來説有我者,則非有我」佛陀説明真我假我之分別:什麼叫無我,一切眾生本來無我,佛法三藏十二部經典,總歸起來,就是告訴我們這句話,本來無我阿,就是我們做不到,做到了,個個都成佛了。佛繼無我之後‧‧‧‧

4「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如來(佛性)何嘗說,有我是依諸法如義的如來性體,方便隨情而假說的,並非實有諸法,「如」者則法界平等,無有高下,聖凡同體,無佛無眾生,乃至一切名相,都無容安立,所以說:「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

佛陀說明真我假我之分別。「假我」:凡夫貪嗔痴無明,屬妄不實之我,故言:凡夫之人,以為有我,人,眾生,壽者。也就是說,凡夫不明瞭佛性,不明瞭自性的眾生,以為意識的「我」就是他自己,也是說眾生以為有個差別相,個別相的「我」(所以才會自私)。「真我」:如來說有我是自性清淨,常樂我淨之真我(佛性)。在佛性來講的「我」非個我的「我」,而是指「體」,:一合相,整個法界做一合相的本體。「佛性」而言,只有一個我,那就是本體(得道後就知道了)。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1佛又曰:須菩提啊:所謂凡夫(迷則凡夫),此若在如來道上來說,因同具有佛性,皆可成佛(悟則為佛),佛與凡夫,同具有佛性,原是平等,但能了悟,即非凡夫,(故本來即非凡夫)然因迷昧不悟,尚未見性開悟之前權名之曰凡夫而已:聖凡之分別(這是一般字義解釋)。

2佛告訴我們:所謂凡夫者,本來是個假名,沒有真正什麼凡夫,假名叫凡夫而已,換句話說一切眾生都是佛,只是眾生找不到自己的佛性,找到了,就不是凡夫,個個是佛,眾生平等,在第十八分,一體同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悟道了,心就是佛,沒有悟道,佛也是凡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呀。

3在佛性來講,因為是真正的一合相,所以他(凡夫)不是對立於真正的一合相,而是圓融在真正的一合相當中。所以凡夫在佛性而言,也是在他的「體」裡面,在一合相中,這樣子的存在,「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凡夫」本來是差別相。「如來說」:在佛性而言「即非凡夫」:這個時候佛性的觀念,才是真正的一合相,這裏的一合相,包涵了差別相的凡夫,眾生及一合相的諸佛菩薩。

結論:

1佛陀恐世人泯於有法可說,和有人可度之妄見,並不悟自性自度之理,故反覆告誡:在非說所說第二十一分上:說法上無我,以顯眾生即佛,「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如來説非眾生,是名眾生」。在本分:度生上無我,再顯凡夫即佛:「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2佛陀能掌握「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之真妙行真理。而說出如下二項真理:一為如來無我之義:雖然佛依「同體悲,平等慈」來導化度生,然並不執著化度,不生能所人我。再為凡聖如一之理:在事法界觀之,雖有佛與眾生之差別。然在理法界言之,則皆平等如一,無有高下。故必度化之,乃依事而言。「化無所化」者是依理而說也。

3全篇的意思告訴我們:悟到了真正的無我,修持到了真正的無我,就是佛了,無我、自然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就是佛蒂境界(教化的功勞:有教無類),一切凡夫都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觀念的執著)是眾生境界。

4但是無我以後叫做什麼呢?一般研究佛法的人,叫它為「空」(這是頑空),佛並沒有這樣説,他只説無我而已,這個「空」是咱人自作聰明,加上去的。如果真不能把凡夫(眾生境界),有我的觀念,通通放棄,放下了,放到無可放處,找到真我生命的本來,那就是佛的境界。佛説法四十九年,在這麼多佛經中(三藏十二部經典),重點是:世間一切無常,靠不住的,都要變壞的,都不屬於我的,那個境界定個名詞叫做「空」,所以無常、無我、名詞不一,世上一切本來無我。佛到了八十一歲快揑槃了,這個時候,他告訴我們相反的四個字:「常樂我淨」,最後他告訴我們,真正做到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持到一切都放下了,空也空了,空到最徹底了,找到真我生命的本源(佛性無相),就「常樂我淨」。

接著進入法身非相第二十六分:佛性無相

住相布施八缺點:心生煩惱,慳貪現前,人緣夾隘,獨善其身,心地不寬,不遇善友,人不喜見,常生憂慮。

無相布施十功德:廣結善緣,得人天福報,去除慳貪,慈心圓滿,化消恩怨,相性光明。      人天愛戴,常生歡喜,三乘正因,歸向佛道。

人不應身份而尊貴,不應身份而偉大,以慈悲而尊貴,以道德修心兒偉大。

造作而行善,善行含造作,自然而行善,善德含自然,一滴微善水,清淨手供養,至誠發心去,福田永不失。

石蘊玉以山輝,淵含珠而山媚。

凡夫:心無厭足,惟得多求,罪惡增長。

菩薩: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