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這麼走發菩提心成無上道18 金剛經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人人都能成佛      

廖益達

1釋迦牟尼佛在二千多年前,提倡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故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法」就是「佛性」

2人人都有佛性、平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世尊以此觀念打破印度種性的不平等制度,實是開現代民主的先河。但是凡夫之人錯解了當中的義理,把「人人都能成佛」這句話,當成是口號,或者認為既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也有心,我也有心,大家平等無差別,就不禮佛,不恭敬三寶,不學佛了,如此又偏於邪念。詳本分:

3一心一性掃三心  體不相同皆佛性  同體大悲菩薩心  觀法界性心造因

4佛見五眼,眼雖分五,但共照一心,所謂萬法歸一,更無異觀(十法界一體同觀),本分從前分,當得作佛之義故!是顯示佛與眾生,心,三無差別(因眾生皆有佛性),離眾生無佛,離佛無眾生,離心也無眾生,也無佛。故佛與眾生在質量上是絕對平等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雖聖凡,其體則一也,其差別之處,只在迷與覺之不同。眾生隨業遷流,而遺失本體,佛覺不隨業轉而了悟真心。六祖:吾祖唯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

5所謂一體同觀者,即云眾生本有之佛性,與佛原來無二別,佛知眾生為體,因同體而起大悲心,啟導眾生破迷生覺,見自本性發菩提心。六祖: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華嚴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傳心法要:「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諸佛圓通,更無增滅,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個個皆佛」。皆屬一體同觀也。國土佛國土,世界佛世界,一體同觀至理也(一中之子,一師之徒)。 

6實際佛之所旨言之心,並非此若干種心之心,乃佛與眾生同體之本然之心,此即不變之真心或曰:「如來藏心」是也。此分是在破究竟無我分第十七分裡我「應滅度一切眾生」……等共九次之顯露無我法要(詳第十七分)等心念,佛怕須菩提不甚了解,故再以五眼心念來作更一步說明,一眼攝五眼,一沙攝恆河沙,一世界攝多世界,一心攝五眼具有五種心而生若干種心,故受之一體同觀。

7本分代表了三個(依此解說較為詳盡):一為代表用,境界及成就,次第,層次,圓滿,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二為代表空間的相,如恆河沙,無量世界,一切眾生,若干種心等。三為代表時間,過去,現在,未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1肉眼:能看見物資世界,眼睛是心的一個開關,所以心與眼睛關係非常密切,任何人都有眼睛,但是每一雙眼睛所看到的都不同,所以一切眾生的心不同,眼睛所看也不同,現在佛問:一個成了佛的人,有沒有普通的肉眼,那當然有,顯示佛與眾生相同,都有肉眼。

肉眼:佛性必須站在眾生的角度,站在眾生的心情,眾生的感受,眾生的心境,眾生的境界,為什麼要從這裏提起呢?我們時時刻刻都要能夠體會眾生,他現在的佛性跟你等無二別,跟你一樣的圓滿,跟佛一樣的圓滿,但是他的肉身,他自身對自己慧命的認知上面,在你次第實証上面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他的任何表現,任何的言詞,任何詢間的東西,我們都非常的珍惜,都要用非常關懷,非常慈悲,非常歡喜的心量,來聽任何人的問題。

2天眼:能透視到肉眼所不能見到的事界,(具有神通力量)也能看到欲界系統裡面的東西,包括太陽、月亮其他星球、銀河系統外的人、事、物。

天眼:佛性對於三界內的最高就是天人的境界,天人的想法,天人的行為都能夠清楚的明瞭,因在三界內天人的神通廣大,他想要有華屋就有一棟華屋,想要有國土就有國土,想要有軍隊就有軍隊。佛性對具有神通的天人,能不能明瞭他們的心性呢?(有道無德:定成魔)。

3慧眼:是戒定慧的功力顯現,因為修定而發慧,這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慧變成了力量、成了慧力,才有這個慧眼,慧眼觀空。

慧眼:指修証到了阿羅漢這樣的境界,佛性對這樣阿羅漢的境界,明不明了他們的心量,心性的變異,變化是什麼?(因他們也有神通)佛性是自己最好的老師,可以來指導,來教導他們,讓他們達到更高的境界,更高的成就。

4法眼:觀一切眾生平等,非空非有,而能夠真正認識自性空,空性的體,在凡夫的境界是:性空緣起。在悟道智慧靜界是:真空妙有。

法眼:從最低層次修行,即從初地修行一直到七地,再到八地,八地以上具有法力的修行者(布施初地,持戒二地,忍辱三地,精進四地,禪定五地,智慧六地,方便度七地,願度八地,力度九地,智度十地),佛性對於八地以上到十地的這樣高法力的修行者(大菩薩),能不能夠明瞭呢?祂們會不會因自身利益而亂用法力,佛性能夠指導他們一直修到十地。

5佛眼:不只是平等,而是觀一切眾生,只有慈悲慈愛。佛眼看來,一切眾生皆得憐憫,所以要布施救渡眾生,佛眼是大慈大悲。

佛眼:整個法界修行到最高的境界為究竟涅槃,究竟圓滿就是佛了,任何一個次第層次境界的修行,佛性都能夠圓滿的明瞭及指導一直修到成佛。

6以上五眼一定要謹記在心裡面,非常重要,因為牽涉到後面所講「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7假如經過修持,我們生命的本能中,自然就發起五眼的功能,這是第一層問題。第二層問題呢?金剛經講到這裡,佛為什麼突然問五眼的問題呢?他自己問,又沒有作結論,又講別的去了,其中道理在那裡?代表見處、修持的層次境界,它自然具備了五眼的功能。

8須菩提答至此處,佛陀已知須菩提對凡有如來性者,皆具此五眼,故在眾生本體上,不異於佛。然佛陀猶有甚深妙義,指導須菩提,故佛陀又問曰: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1佛陀又問曰: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呢?如恆河所有的沙,在如來佛我的眼睛看來,是不是沙否?須菩提回答:是的,世尊,我師父的眼睛看來説是沙(有佛性的說是沙)。(釋迦佛及具佛性者皆當是沙)(一體同觀)佛的眼睛同我們的眼睛看的一樣,沙就是沙,眾生看是沙,佛看是沙,眾生之看法與佛相同,眾生與佛無差別。在這裡要特別注意,佛意:聖人是人做的、佛也是眾生修的。(三十三天天外天,天外有個活神仙,神仙本是凡夫做,只怕凡夫心不堅。)

2表示空間的相:沙者究竟是沙,眾生看是沙,佛看是沙,眾生之看法與佛相同,眾生與佛無差別。但世人多視佛與眾生不同,以為眾生永遠是眾生,佛永遠是佛,全待佛渡,故佛以沙為喻,佛與眾生一體同觀。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1佛陀又問曰: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好像一恆河裏面所有的沙,恆河很長,裏面所有同樣的沙,更多,無量,無邊,你看是沙,我看也是沙(一體同觀),這麼多的沙,須菩提,你能夠聽得懂我要說的是什麼?(代表很多,很多,算數譬喻)。佛陀下面再把這樣的形容再加倍的大:倘若一粒沙,復比等於一條恆河,更以諸恆河中的沙數之多,來比算無量無邊的淨土,佛世界,這樣多的淨土,佛世界,可算多不多否?須菩提回答說:哇,不得了,大量多,無量之多,不可計算。那麼佛陀在這個時候就是要真正的告訴他,這樣的一個含義:世界無量說,沙數佛世界之顯示:眾生無量,佛亦無量,眾生具佛性,佛與眾生一體同觀。(天下一家人,世界一家人,同是 老母之子一貫道道親:,以道為親)

2假如每一粒沙,代表了一個世界,如是沙等,這個沙「等」字是單獨的一句,每一粒沙代表了一個世界,而每個世界裡像恆河沙那麼多的恆河,每一條恆河裡又有很多很多的沙子,而每一個沙子又代表了一個世界,世界之多,多到不可現量、不可數説。

佛在這裡説明:虛空之中佛世界,多得無數,釋迦牟尼佛同時表達一個觀念;在他方世界裡像他一樣成就的佛,也一樣多的很,十方三世不可數的無量之佛,他不但把眾生看成平等,也把成就的佛也拉下來與眾生一樣平等。

4釋迦牟尼佛用什麼方法,能夠知道宇宙中有這麼多的佛、這麼多的世界、這麼多的眾生呢?就是所謂的如來具備了五眼,智慧神通,不可思議的功能。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無量的心)

1至此,佛又告訴須菩提曰:姑且不必遠說等於恆河沙的世界,就談近在你居住的國土中,所有眾生,本來皆具一心性,眾生與佛無差別,然現在眾生等隨緣而遷,逐境而生,顛倒妄想,各名一心(有多少種的無量的念頭),種種不一(若干種心代表念頭),如來我以清淨之五眼皆盡見盡知。(這是一般字義解釋)

2現在佛問須菩提:你認為所有國土上的一切眾生,有多少種心,這是個大問題,現在科學發達,電腦也無法辦到。佛説: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眾生一切的心,「如來悉知」:他説、我阿統統知道。 

3這樣多的無量淨土,無量的世界裡面,所有的每一個世界裏面的每一個眾生,又有無量的念頭在動,無論他的心(若干種心代表念頭),對佛性來講,完全明白了,完全知道了,只有佛性知道你的念頭,(不知道時為無明),如何降伏其心。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1為什麼呢?佛説:以佛的眼睛看來,所有眾生這些心啊;「皆是非心」換句話說,佛在罵人,這些眾生心裡都不是東西,也沒有心、心到那裡了、心壞了,因為一切眾生有一個「我執」認為什麼都是我對,把我的現象執得很利害,把自己所有的妄念、一切的思想、心理、意識的變化、一切不實在的觀念,往來思想當成真實的心念,佛知道這個道理:「皆為非心」,但是眾生不知道,眾生自己都把虛妄不實的,這個感受執著的作用、「當心為心,是名為心」。

2為什麼呢?如來我,舉說一切的心,皆是所有眾生的妄心,一一眾生皆有種種心數也,心數雖多,總名為妄心,非佛性中常住的真心,如能悟出妄心非心,才能現出菩提的本體,這才可名為心,此心即是真心,佛心,般若心,菩提心。(這是一般字義解釋)

3這又是什麼緣故呢?以佛性(如來)而言,無量的眾生,無量的念頭,都是佛性一種無量可能性的變化,一切善與不善的念頭,也都是佛性的一種。可是重點在那裏呢?在最後這個明不明佛性。所以佛陀說:「如來說諸心」,在佛性而言,無量眾生無量的念頭皆為非心(不是真心),當你能夠明白了這一點的時候,你才能夠真正明白什麼是佛性。「是名為心」,你這個時候才能夠真正的去體會到什麼是佛性。即無量可能顯現出來的任何一個念頭,都還不能代表佛性本體,吾人真能夠如此體會的時候,就是真正去體會到自己的佛性。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1「永遠得不到的心」:佛自己提出來心的問題,由眼見到心,他的結論;一切都不是心,眾生一切的心都在變化中,像時間一樣,像物理世界一樣,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永遠是過去的,所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剛説一聲未來,它已經變成現在了,正説現在的時候,已經變成過去了,這個現在是不可得的,一切感覺、知覺都是如此,可是眾生不明瞭這個道理,拼命想在不可得的三心中,過去、現在、未來把它停留住,想把它把握住,佛講過去心不可得,並沒有説過去心沒有了,佛沒有這樣講吧,對不對,佛説過去心不可得,「不可」是一種方法上的推斷,他並沒有説過去心「不能」得,現在心不能得,未來心不能得,這一字之差,差得很遠。可是我們後世研究佛學,把不可得認為是不能得,真是大錯特錯,所以阿;佛説三心不可得,是叫你不要在這個現象界裡,去求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求無上的道心,因為現象之心隨時都在變化。

2佛陀又說:為什麼呢?須菩提,如來我,所說的非心,是常住的真心,寂然不動,心不在過去,心不在現在,心不在未來,在時間的瀑流中,求心,了不可得。

過去心:因為心在過去,過去已過去了,無有留滯心,心過去則減無,那裏還有心可得,也就是「放得下」,如果不捨過去之橫逆,怨尤,愛染,迷著,必生悔心,嗔心,愛心,疑心,則心神自然不能平靜了,修行人更怕被過去心,宿命論所束縛住了。

3現在心:若心在現在,現在之事象應無有執著心,也就是「想得開」,如見住於可愛,可惡,迷惑,可欲等之「現在心」時,則偏愛心,恨怒心,迷妄心,貪求心等之妄心便要從而起了。修行人更怕你現在執著心太重了。

4未來心:倘若心在未來,未來即未來之事景,無有預期心,未生即還沒有,也就是「看得穿」,如迷執未來之富貴,果位,便生起妄想心,嗔怨心,執著心,疑惑心了。修行人尤怕未來心,得失心太重了。

5反觀於内,則三心總不可得,知其不可得,則清清淨淨的般若現出,所謂人心淨而道心生,至此才是菩提之真心,方能一體同觀。

你這些都能體會了過去,現在,未來是因為在差別意識裏面而產生的。可得,為住在自身的自位佛位裡面,過去可得,現在可得,未來可得,為什麼?一心圓法界,含蓋整個時空統一,這是佛陀講的結論。

結論: 一切萬物源於道 體察原本無名號 同為先天原佛子 觀照覺明免墜落

1上文破我執,法執,結之以通達無我法,才能達菩薩之境界,本分以五眼觀沙界,為問,欲觀人,先觀我,本來清淨佛性:菩提心,道心也。

2若干種心,非菩提心,是人心也,因歿其道心所以有過去,現在,未來,種種妄心。本來佛性中無此妄心,被後天塵勞所蔽,物欲所迷,欲分別人心,道心,五眼正具有覺察之神妙,非覺察不能通達無我法也。此為佛陀談心之骨髓所在,何必向外馳求呢?

3心外求佛路就差,水中月影鏡中花,先天妙理君知否,只在一心便可誇。

4修道者是修真去妄,掃三心,飛四相,實是發菩提心之真正的般若妙法(當下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動)。又實發菩提心,無言大慈,同體大悲:須一體同觀。心是萬物之主,也是一身之主,心的力量最大,心在地獄就成地獄,心在天堂就成天堂,心在聲聞緣覺就成聲聞緣覺,心在菩薩就成菩薩,心在佛就成佛,故人人都能成佛。

  (接著進入法界通化第十九分:十法界唯心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