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路這麼走發菩提心成無上道17 金剛經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無我的菩薩)      

廖益達

1「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菩薩的本願即是渡化一切眾生,悲心徹骨的菩薩,眼看眾生無量劫來,始終在虛幻的夣境之中自取輪轉,自然不忍自求解脫,甚而發起大悲心,往返於生死之中,普渡一切眾生的願行時,對於渡化眾生的無量法門未通達,詳本分:

 2究竟無我究竟位  竟畢住降人法空  無有四相菩薩宗  我當通達無我法

 3事理之至極,完全圓滿了曰究竟。無我者,人身本是五蘊及四大之假和合,本無常一之我體。又一氣存在是我,一氣不來究竟無我,本來無我,安得有人,為度彼人,故權立我。無我者,又云非我,是無我相與我見,於人身執有謂之人我,於道法執有謂之法我,於自己執有謂之自我,於他執有,謂之他我,在究竟上既無人我與法我,那麼自我與他我更當無生,達到如此,才是究竟之真理,且果能達究竟無我之位時,便是大乘之究竟位,謂之佛。

 4六祖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所謂「本心」就是慈悲心、清淨心、不執著的心、菩提心、佛心、清淨法眼(正法眼藏),世間一切的好壞、美醜、對錯、長短、順逆、苦樂、善惡皆是生滅法,假象,只是因緣的示現,緣盡即空,以「無常觀」視之,以「平常心」來對待這娑婆世界的人、事、物,以「慈眼」看待一切的眾生,也唯有我們的心如如不動,那才能徹悟宇宙實相:佛性,才算是「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5本分繼前分,佛在金剛法會上演講法要,無眾生可渡,無四相可見,無佛法可得,無淨土可莊嚴,乃至於人空法空,究竟無我之旨意告之,以期須菩提照本分九次無我法意,而成就全真之究竟覺者,以達真菩薩及佛境界。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1須菩提向佛説:一個學佛的人,剛剛要發大乘心、想明心見性、悟道、發心想成佛,「云何應住」:我的心定不了阿;怎麼住?住在那裡?「云何降伏其心」:我的思想煩惱、多得很、怎麼把它降伏下去呢?

 2須菩提在聽到「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之結言後,自己尚感有若干細惑未盡明瞭故又當機向佛陀請示曰:世尊,弟子們都知道佛是最善於愛護我們的,但是對於善男信女已發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學佛渡生的真心),「云何應住」:如何能使菩提心不退轉常住道場?為道場努力打拚,在修持過程中遇到考魔紛擾的妄心起時,如何離相來降伏他的妄心呢?懇求佛慈悲,為大眾宣説。第二分已問了,本分為什麼再問,事實上須菩提問了一個法,應該怎麼作?第二分指般若實相,須菩提問向何處住降。本分是由實相說到細微,究竟住降方法,既知住降之處,如何離相來降伏他的妄想心,意識心,使此心常久降伏不起。現今一貫道場道親,他們已發修持的道心,如何使道心不退轉,常住道場,為道努力打拼。

 3對須菩提的發問,佛很喜歡(善契佛意),稱讚他了解與會大眾(與後末世眾生)的根機而發問。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1佛告須菩提:一個學佛的人,發心要想明心見性、想成佛,「當生如是心」:就是發願、立志(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應該救度世界上的眾生,讓他們離苦得樂。「滅度一切眾生己、而無一眾生實滅度者」:心中一概不留,認為是應該做的事,這就是菩薩道,是發菩薩心直到眾生都無、那裏還有我呢?(第一次表露無我)

 2佛告須菩提曰:菩提心,本來本來眾生皆具有,當體現成,不過只因眾生,為無明塵染所障蔽,善男信女,既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者(想明心見性,悟道成佛的心),須先了解渡自身中的眾生(第一次表靈無我),所謂欲念盡滅,菩提心還我是住心,就是降伏不再他求,「當生如是心」:當下生「如是」處之心(如是心是什麼心:就是發大願、立大志),對「云何應住」,由「如是」處生,向「如是」處住,菩提心常住不退。五祖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大丈夫,調御丈夫,天人師。

 3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敢做敢當、能屈能伸。

 調御丈夫:佛的十號之一,調伏統御一切眾生。

 天人師:佛的十號之一,因為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聖人,所以諸天,與人道眾生,皆以佛為師。

 4佛於金剛經上(妙行無住第四分):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這是佛陀教我們掌舵的方法,要逐漸的訓練不取相,不取我相,不取人相,不取布施相,不取六塵相,使船能一直線的向對岸划去。佛陀教我們划船的方法是滅除自身的一切眾生:煩惱,妄想,取捨,人我,貪嗔,嫉妒及四相之類,如來(自己佛性)我應一一為之除滅解脫,自己開悟,外不見所渡之眾生,內不見能渡之我,蓋眾生自己悟見本性,已滅渡了,則般若自觀照,已常住不滅,説到究竟,實無眾生受我渡者(自性自渡)。最後佛又說(第四分):「菩薩但應如所教住」,就是叫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不要三心兩意,也不要怕住相,取相,只要照佛陀所教的划船掌舵的方法,努力一直線的划去,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相自然會逐漸淡薄,這叫「如所教住」,也是佛陀教我們如何使菩提心常住,如何降伏妄想心。佛又說:「我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這時候眾生都無,那裏還有我,這就是所謂的彼岸。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1這是什麼理由呢?須菩提,一個學佛、修菩薩道的人,只要有一點自認崇高、自我偉大、自覺了不起的話,他已經完了,見有功德可得、他已經著在我相、有能度的眾生即著人相、有眾生可渡即著眾生相、有涅槃可求即著壽者相了,像這樣的人,佛説:完了,這個人夠不上是學佛的人,不是真正學菩薩道的修行人。(第二次表露無我)

 2這是什麼緣故呢?須菩提啊!若是欲達菩薩境界的修行人,如存有如來我(自己佛性)應有滅度之心,那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四相未除,計較心尚有,從何發菩提心,怎能稱菩薩呢?亦即菩薩若見有眾生可渡者,即著我相,有能渡眾生心即著人相,謂涅槃可求即著眾生相,有涅槃可住即著壽者相,有此四相,即未達到菩薩境界。

 【所以著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1 這又是什麼緣故呢?佛告訴須菩提:你們天天想悟道、想明心見性、想大徹大悟的話,我告訴你;沒有一個法、沒有一個東西、叫做「道」,你覺得有一個法可學,一個菩提心可發,一個道可得,那你就錯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你本來就有的,只是你沒開悟而已。「真佛無形,佛相雕刻,真經無字,口傳心印,真性無體,四大假合,真法無相,眼藏正法。」

 2這又是什麼緣故呢?佛又說:須菩提啊,自性本空寂,渾然天成,發此心者,不過自修自悟而已,「實無有法」:就是佛性中,實無發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之法。自性佛位,你是否百分之百的了解,你是否百分之百的証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在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言【如是,如是】。

 1佛問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呢?當年我在燃燈佛那裡,開悟的時候,你想一想、我真的得到一個東西嗎?須菩提很誠懇的回答:據我所知、你悟道的時候,並沒有得到一個東西叫做什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沒有得到什麼東西叫大徹大悟的東西。佛稱讚須菩提説:沒有錯;沒有錯。(也是須菩提參通了)。

 2佛陀說到此,就試問須菩提曰:須菩提啊,你的意思怎麼樣呢?如來我從前在燃燈佛那裏,有什麼實法証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嗎?須菩提答曰:世尊沒有他法得此菩提心。照我解釋師父所說的道理,我師父,於燃燈佛所只不過是求燃燈佛之指點而已,師父你全是自性自悟,並沒有另外之法得無上正等正覺的(這是一般字義解釋)。

 3佛陀說:須菩提,你認為怎麼樣呢?如來是指佛性,我這這個佛性在燃燈佛所的時候是不是有一個方法得到這個無上正等正覺呢(添加上去呢)?須菩提回答說:沒有,沒有,世尊,就我瞭解你佛(釋迦佛)所告訴我佛法的意義。為什麼這裏要用佛,用釋迦佛?因為以法性以佛性來講的時候,沒有「所說義」,佛性是一切具足的,是不言說的。一切理一說出來就變成「法」,所以這裏用佛,而不用如來,不用「如我解如來所說義」是以須菩提說,如我瞭解你釋迦佛告訴我的,你在燃燈佛所的時候,並沒有一個法能夠得到這個無上正等正覺的。釋迦佛就印可稱讚須菩提說:沒有錯,沒有錯,你所說甚合我心意。須菩提參通了。

 【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佛説:須菩提;老實告訴你,真正的佛法,並沒有固定的東西,如果你認為有得到大徹大悟的東西,那你就錯了。

 2佛曰:須菩提誠如你言,如來我,在那個時候,所修諸行,實無得菩提之法,如來之道,全是自性自度。(這是一般字義解釋)

 3如現在得道(靈性),你本來就有靈性了,那裏還要另外得到靈性,六萬年來六道輪迴,迷失自已,不知返鄉之路,只不過是明師一指點,玄關竅所在就是你的靈性所在,從這裏修起,百歲年老後光明正大返故鄉。

 4他在這裏又把它改如來:佛性了。他說: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法可以在佛性裏面添加的,因佛性本自具足,故實無有法,如來(佛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老子曰:「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道(佛性)你本來就有。

5在無得無說分第七,佛問須菩提:「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須菩提答曰:「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菩提之法既是無相之道,那麼如來佛性當然就是無所得了。在莊嚴淨土分第十,佛也問須菩提:「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否?」須菩提答曰:「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已肯定菩提心是自性真發之道理了。在本分佛又問曰:「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否?」須菩提答曰:「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在徹悟上已完全無滯礙了。佛前後三次試問於此可見實無有法得菩提義,是如何謹慎重要了。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1佛又説:須菩提;若説假使佛法不是最高的法,那另外有法可得菩提之法的話,(當我悟道未開悟之前還有一個法需要的時候),悟到有個東西可得的話,你在修行上就不夠,燃燈佛不與我授記,當下就應該傳授給我成佛之法,並説個預言:過多少年後,你將來在什麼世界成佛,佛號叫:釋迦牟尼。

 2佛陀又曰:須菩提啊:若說另外有法可得菩提之法,則燃燈佛,不與我授記,當下就應該傳授給我成佛之法了,又何必懸記再期來世,方作佛耶?佛號叫釋迦牟尼。

 3佛陀曰:如果你認為你的佛性,還沒有完全百分之百取代你,還有那麼一個法需要的時候,你在修証上面就不足夠,燃燈佛就不給我授記,且預言來世當作佛,佛號叫「釋迦牟尼」。

 4授記:佛在金剛寶殿,弟子跪在佛前,佛用右手迦裟把弟子臉部遮住,左手伸入迦裟内,在某個地方(方寸地)點了一下,叫授記。只有當事人知道。(與現今傳道一樣)

 摩頂:有兩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是用右手在,跪在佛前的弟子,頭頂上摩一摩,第二個動作是,剛才摩在頭頂的右手,順勢在方寸地點了一下。只有當事人知道。(與現今傳道一樣)

   授記與摩頂,只有當事人知道,故古時只有單傳獨授,現今大開普渡,求道眾生皆受明師一指點。

 5釋迦:華言能仁,即渡脫一切也。

 牟尼:華言寂默,即心体如如。通稱牟尼佛。(與如來同意)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1實在因為沒有法可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燃燈佛,才與我授之一點之記(求道),並預期來世在娑婆世界成佛,佛號叫「釋迦牟尼」。(明師一指聖佛記,指開回天路,全憑自性覺)。

 2法性佛出來了,就沒有「法」的問題,他就是在那個時候對佛性的認知,從百分之百的信任,到百分之百的明瞭,到百分之百的實証,就是從眾生把他當作菩薩、佛,作到了眾生未來就是未來菩薩、佛,也就是現在已成佛,所以燃燈佛與我授記,並作預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佛號釋迦牟尼。

 3「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為什麼呢?汝知如來之意義乎?因為如來者,就是本性湛然光明,不染著,如其本來,所以名曰「如來」,世人不知,就説如來是有法可得的。即如來者不離諸法,即一切法中自如之義。諸法是,色,聲,香,味,觸,法於六塵中,善能分別本體湛然,不染不著曾無變異,如空心動,圓通瑩澈,萬劫常存,是名諸法如義。

 4講到這裏把「如來」,與「佛」終於分出來給你看了,如來就是佛性,法性。「諸法如義」:就是講法性的意思,因為你怎麼做都是佛性的顯現,都是對的。萬法都是法性延伸出來的。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1假如有人説:佛在菩提樹下證道(佛曰: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我告訴你:須菩提,真正開悟的那一天,佛並沒有得到什麼東西。然而大徹大悟:悟道了(空中妙有)無實就是空,無虛就是有。譬如你求道得道了、你就知道有(無虛),你沒有求道得道,你就不知道有(無實)。

 2佛陀說:如果有人不知道這個用意就錯說如來我,另有法可得菩提,這是錯誤是不能契會佛意的。佛又說:須菩提,要知佛性自具,實在是沒有任何法能夠在佛性上得無上菩提而作佛的。佛又曰:須菩提,如來我,所得菩提是平等佛性,實相妙法,因諸法緣生是無實,佛性不空是無虛,所以在菩提之中,法是無實無虛,不可以色相見,不可以言說求。(這是一般文字義解釋)

 3假使有人說:這個佛性還有得到任何一個法,最高的法,是什麼,成佛的法,如果佛性還是因為有成佛的這個法才能成佛的話,須菩提,我告訴你,這是大錯特錯了,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法,包括我成佛的時候,乃至所有一切佛成佛的時候,有一個法,叫做「無上正等正覺」的,為什麼他說:「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你在佛性裏面所謂「無上正等正覺」,它到底有沒有存在,它沒有存在是因為你不明瞭,未得「道」,你還沒住於佛性,你還不是佛。佛性每一個眾生都有,只是眾生「不知道自己有」,所以就「沒有了」,佛性是你的無上寶藏,無量寶藏,你有這個佛性,而你卻不知道,它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因為眾生在差別相裡面,所以他不知道他有,也認為他沒有,而「得道」的人知道他本來就有,與根本「沒得道」分別就在這裏,「於是中無實,無虛」那麼「實」與「虛」差別在那裏,差別在明瞭與不明瞭(得道與未得道)。

  【是故,如來說一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1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如來我,說種種法中能自悟佛性皆是佛法。佛又曰:須菩提:如來說種種法中,能自悟佛性,所以一切法皆是佛法,沒有宗教、門戶、派別之分(第三次表露無我),(然法不可泥於有,所言一切法者)不要以為實有一切法(第四次表露無我),在勝義畢竟空中,是一切法絕無自性的,所以即非一切法,因為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一切法皆空,佛陀証此一切法,所以假名一切法是佛法而已。

 2他怎麼說呢?「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的妙法皆是佛法,無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乃至貪嗔痴,戒定慧,一切的顯現都是佛法,如來說的一切法,它包含善法與不善法。他說:「須菩提,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所謂的一切無量的善法與不善法,乃至於一切種種世間,世出法。「即非一切法」,它的存在並不是佛性,一個方便的運用而已,一個應眾生種種根器而顯現的,這一切任何的法,乃至於你把所有的法都集合起來,你還是找不到「佛性」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兎角),所有的法只是讓你瞭解以後知道,有「佛性」這個東西而已,不要以為實有一切法。你瞭解這個「佛性」以後再把這個法放下來,只留下你的「佛性」的實証,對你佛性百分之百的信任,從這裏讓你佛性顯現,而後佛性取代一切法,就是「一切法」了,所以「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他告訴了很多的法,這些法都會變「法執」,都要把它丟掉,一直到都沒有了,到最後只剩下佛性的顯現,佛性取代了一切法,就是一切法了。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非大身,是名大身。】

 1佛說至此處,又舉一個例來問,須菩提,譬如有人的身體好長好大,你的看法如何?此人之身體是真長真大乎?須菩提接著回答曰:我懂了、實際上是形容的啦(第五次表露無我);世尊,如來說人的身體又長又大,乃是色身,不是最大之身,色身雖大,是有生滅的,有限量的,何足為大,不過是假名而已。

 2須菩提說:世尊,在「如來」:佛性裡而講「人身長大」就是「法性」的意思,清淨法體,量等虛空,方是大。「即非大身,是名大身」,無形大身並不是任何一個可以來形容的,因為「法性」無形,「是名大身」,這才是真正的大身,因為「法性」可變萬相,含蓋虛空一切的無量相。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

 1佛陀又對須菩提說:須菩提你既然明白一切法皆是佛法,和大身非身的道理,那麼成就菩薩之道也是如此(須菩提、菩薩亦如是),達到佛性清淨,名為菩薩,所以渡眾生離苦得樂本菩薩分內事,如果這樣說我是菩薩,當滅渡一切無量眾生,(心中沒有一念自私、沒有一點自我崇高)如有那就是執著(第六次表靈無我),有我渡的菩薩和有所渡的眾生,這樣就有人我相,法我相,就不配作菩薩。佛又説:為什麼呢?須菩提,只此清淨佛性,名為菩薩,實在沒有任何法可以名叫菩薩,説他有個法,那是人世間的觀念,功利主義的思想(第七次表露無我),所以佛陀我所說的一切法,有為的,無為的,世間的,出世間的,無非是為眾生除去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使佛性中清淨無四相,佛性空空洞洞,不但無眾生,也無所謂的滅度,更無所謂的菩薩。真正的菩薩是無我人眾生壽者。(什麼都沒有的菩薩)

 2「須菩提,菩薩亦如是」,凡是証了法性,都是這個樣子,身心與成就上面都一定是這樣子。在「理」上,菩薩是跟法性合一的,在「事」上,菩薩都不會講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如有這個念頭就不是菩薩了。「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菩薩」這個境界的存在只是一個過程,眾生都是未來佛。「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告訴所有的眾生,所有的修行人,都要作到「誓証佛果」,中間你都不要休息,菩薩只是一個過程,眾生都是未來佛,不要以此為滿足,所以沒有別的法名叫菩薩。真正的菩薩是無我、人、眾生、壽者的。(無我的菩薩)。

 3「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所以佛陀演講出來的一切法,沒有「我,人,眾生,壽者」,這一切的觀念都是要破除眾生滿足於目前的修行成就。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1佛陀又說:須菩提,如果有菩薩這樣的說:「我修成菩薩了,我當莊嚴佛的國土(著於相),我要把那個佛國天堂,佈置得比阿彌陀佛的淨土還要漂亮,那就有莊嚴的法(著於法)(第八次表露無我),如果有一種莊嚴佛土的心理,是著於我,法兩相,不得名為菩薩,為什麼呢?如來我所說的莊嚴佛土者,非凡夫所說外貌之莊嚴,也不是物質世界的莊嚴,是心的莊嚴,心的善行,心念清淨,功德圓滿,乃至我心自性佛之莊嚴也(第九次表露無我),不過假名之莊嚴而已。這是什麼原因呢?佛説的莊嚴佛土,是個形容詞阿,真正的莊嚴,是不可得,無一物可得,那才是真正莊嚴。(莊嚴佛土,你沒有實證過,不可胡說八道。詳第十分龍華會)

 2如果說:有一個修行人說要成就自己的淨土:莊嚴淨土,度化很多的眾生,有無量法眷屬(在你成佛後都是你的法眷屬),但是釋迦佛要大家把這個觀念破除掉,如有這個觀念就「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這是什麼原因呢?就佛性來講,所謂成就自性的淨土,並沒有任何對立的眾生,外界眾生都是跟你一體的,所以你的成就,你在修行中間所渡化的一切眾生,實際上都是你本體中的一份,當你能夠明瞭到此並志堅不移,並以此為實行法則時,你就真正是在成就自己自性上的淨土,並不是說我現在度你,以後,你會成為我的法眷屬,對眾生沒有差別心。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1佛曰:須菩提,若以般若妙智,直下大徹大悟,於諸法相,無所滯礙,是名通達人空,法空,廓然無我,我身既無,何有渡眾生,莊嚴佛土之心,如此才是真名為菩薩。

 2學佛的結論,先通達無我法,但是有了一個無我,還有一個法在阿,最後要修到人無我、法無我、連空也不存在了,才到達了成佛。(無我以後叫什麼?)

 3佛陀作最後結論,你一個修菩薩道的人,以般若妙智慧直下大證大悟,真正的去瞭解到「無我」跟「沒有一切法」的演生,存在的話,那才是真正的修菩薩道,才是真能夠証道,為什麼?因為「通達無我者」,就是你已住於自性佛位,你已經在法性如來裡面了,你已無眾生可渡,已無四相,無佛法可得,無實有一法可得,無著色身相,無滅渡一切眾生,無莊嚴的法,無莊嚴佛土,‧‧‧跟眾生一合相沒有差別相的時候,到了這種境界那才是真正菩薩境界:無我的菩薩。(十法界的第二高層次)。

  結論:

1「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者,亦可謂如能真正無我,這才是真佛真菩薩。

2但是無我以後叫做什麼呢?一般研究佛法的人叫它為「空」(這是頑空),佛並沒有這樣説,他只説無我而已,這個「空」是咱人、是你加以去的。如果真能把凡夫(眾生)境界,有我的觀念、通通放棄、放下了、放到無處可放,找到真我生命的本來,那就是佛的境界。佛説法四十九年,在這麼多佛經中,重點是:世間一切無常,都靠不住的,都會變壞,都不屬於我的,那個境界定個名詞叫做「空」,所以無常、空、無我、名詞不一、本來無我,佛到八十一歲,快涅槃了,這個時候,他告訴我們相反的四個字:「常樂我淨」,最後他告訴我們,真正做到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持到一切都放下了,空也空了,空到最徹底了,找到真我生命的本源,就「常樂我淨」。

3在數萬聽眾的金剛般若法會上,佛和須菩提的一問一答,為修菩薩道的修行人説教,「甚深微妙法,願解如來真實義」‧‧‧這是佛法的高深偉大‧‧‧佛法如大海,點滴學佛眾生心

 4咱們的身命雖屬有限,然而咱們的慧命(智慧與生命)即是無限,咱們求道時,明師當機指點者,就是無量慧命的源泉,也是成聖成佛之記,祂是道種,同時也是道果,有如釋迦佛於燃燈佛所得授成佛之記「道種」,終究於菩提樹下目睹明星,証得眼前玄關竅,大道道果。前者是指明白自性無量慧命的究竟,後者是體証自性的無量慧命。同樣的,今天咱們幸受明師當前一記聖佛記,在因之上來說,只要自己立愿,行功了愿,常住道心,修道,立德,渡人成全,則不再墜入生死輪迴及受苦難,在果之上來說,則不能開顯如同彌勒祖師歷經無量歲月,所集結佛如來無上妙道,無量慧命,原來祂不離眼前。

 5今天咱們有幸得蒙明師,代表濟公活佛、月慧菩薩的當前一指,預記咱們扶助彌勒佛同成大道,指開回歸無極理天的玄關正門大道,點明本來清淨光明的良心善性,這是千聖不輕傳的聖佛記,也是彌勒祖師歷經無量歲月所集合諸佛如來的無上妙道。

  (接著進入一體同觀第十八分:人人都能成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