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這麼走發菩提心成無上道16 金剛經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不可思議的果報)  

廖益達

 1業障來自我們的無明心念,每一個人都會因無明而造業,由於心念不清淨,就生六個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不正見,再加以歸納就是貪瞋痴三毒(天生萬物養世間,人無一物向天還,只有三個貪瞋痴,害得世間紛紛亂),所作造惡業卻會為自身帶來很大的惡報,這個惡報,就佛法而言:就是「業」,六道轉還,無有休止,都是不可思議的業力所遷引也。詳本分:

2能淨業障通三世  淨心誠修做功德  業障淨盡自解脫  障蔽真性復性初

3佛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眾生皆俱有佛性平等,覺悟者成佛,迷者眾生,眾生都有業障。

4眾生有宿世之業,不可數計,因為無始劫來,所造之業,皆納入在八識田中(阿賴耶識,佇藏識,種子識),遇緣即發,果熟即生,六道轉還,無有休止,都是不可思議的業力,所率引也。如現世業即為五濁(名色財睡食)惡世,眾生公共所造之還債台也。佛經云:「眾生之業,若有體相,盡虛空不能受。」這就是說:眾生之業,本屬虛妄,只因眾生不了唯心,所以己造虛妄之因,即受虛妄之苦。所謂「了得業障本來空,末了須當還夙債也。」本分繼持經功德分第十五: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識,不可稱量,無邊功德,還能淨業障,其意為:若有眾生受持讀誦此經,深知一切幻相,皆是唯心所現,五蘊本空,六塵非有,不為物轉,而能轉物,則不受此虛妄之苦,雖然欲了唯心,必須深通般若,若能深入般若,了諸法空,則一切虛妄淨盡,故曰:惟般若能淨業障。

5要加以修持,才有結果,必須先真修行,行功立德,消除自己的業障,智慧才能啟發出來,過去世的業報沒有消滅,智慧是啟發不出來的,因為你還在受罪,所以是不會大徹大悟的。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墜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佛陀將持經之功德及經所在的尊貴性,已說明白,隨之又說持經可離障除業之利益。佛再次對須菩提曰:須菩提啊: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如果不但不得人天恭敬,反而一輩子倒楣、被人看不起,「輕賤」:受人批評、侮辱、辱罵、誹謗或者生病,破財等等(非是持經無功德哉),何故?以因果報應來講、這些都是先(前)世的罪惡業(五逆十惡),「應墜惡道」:來世原本應該投生到畜牲、餓鬼、地獄等三惡道去受罪的,因為現在世受持金剛經(修辦道,渡人成全,行功了愿)的功德,將功折罪,且因被人輕賤,就可以惡業抵消,把過去世的業報,重報輕受,或業報減輕了,漸漸修持,因除果現,罪滅福生(轉罪為福)‧而令外得到一個果報,將來可以修成正等正覺,大徹大悟成佛了,所以念金剛經有這樣的無邊功德。(這是一般的依文解義)

2業力通三世,以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三世情況來分析:

  過去式:一.有極重的惡因,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十惡(貪,嗔,痴,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造了應墮地獄,餓鬼,畜牲三惡道的惡因。            二.一定也有善因,(護道),否則他不可能今世還在人間,而且得聞此經。

 現在世:他受持讀誦此經,可不是隨便唸唸,受持是不但要明白經義,而且要堅信不移及修持。所以這位善男或信女他一定護道的人,否則在現在這個時代不可能對金剛經的經義起信心,時時讀誦。

 未來世:一.所有一切眾生必須承受因緣果報。二.先世的極重惡因已經消滅,且能得道、修道。三.當得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3這一段(金剛經的精神)佛陀告訴你,你的無始以來的業力,已經存在了,怎麼辦?唯一的方式,就是能夠瞭解佛乘大法,佛性本體,一心相應的時候以及懺悔,始能罪性本空,佛經:入不可思議普行品:「往昔所作之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發,一切我今皆懺悔。」

4你靜心想一想,你這一生,身、語、意三業裏面,那個犯錯。

身:不一定會犯(叫你去殺人,不可能),殺、盜、淫不會犯,因你是持戒修福之人(清口,修道)。

意:貪、嗔、痴,不容易清除,說什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很難哪,你還不是計較所作是否有功德,你的世俗心大於修道心,以及今天有人突然對你破口大罵,你還不是一剎那間,無名火冒三丈。

語:兩舌(說道親道場之是非),妄語(妄稱度人多少),綺語(行功多少),你能夠控制的,犯與不犯的關鍵,在語業,以上十惡業是修行關鍵須修十善業。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1佛又告訴須菩提說:我想起了往昔,經歷了(無量)數目多而不可計量(阿僧祇劫)數目之極年代,在未遇到燃燈佛以前,(得值)曾遇逢且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百千萬億這麼多、這麼多的佛曾經一一供養過,沒有一個忽略遺漏掉:重於服務供養佛(專心專意,盡力誠心供養佛,以此求功德),照理來說功德應該大得無法想像。佛説自己過去學佛,修行精神、勤勞而精進、誠敬且努力。

【若復有人,於後未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1佛又曰:假設若再有人,在後來之末法世間(得道,修道),依此金剛經讀誦修持,般若大法,見自佛性,行功了愿(為道認真打拚),永離輪迴,其所得功德,比我當年所供養諸(幾千萬億)佛之功德,百分不及一分,供養百千萬億分,或至極大多而不能以數目計算時(萬萬倍、不能以算盤、電腦算都算不出來),所不能勝過的(不能勝過持經功德的)。

2為什麼?因為前面是「相」,後面是「體」。你得到本體,無限大,相再多也不能比。無論任何一個數目字與無限大比是「零」,無限大分之一億也是零,所以「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你得到本體「証一善得無量」。

3供養恒河沙數諸佛,施寶滿三千,捨身如微塵,種種功德不及持經一念悟無生理,息希望心,遠離生死顛倒知見,即到波羅密彼岸,永証無餘涅槃也。

4受:你的智慧完全了解經文裡面真實義,而誠心接受。

持:懂得了如來真實義後,在心中念念不忘,而且應用在日常中。

 讀誦:口誦經文,心解其義,為人解説經義的意思。

 受持讀誦:佛之十法修行;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受持、開演、朗誦、思維、修習。

5 六祖云:善知識,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須自性内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供佛不過得福報,而持自性經,明心見性,永脫輪迴,其功德豈可同日而語)。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1佛又對須菩提說:若有善男信女,在後來未法之世中,千門萬教盡出,邪見熾盛時代中,如能專心受持讀誦金剛經,能夠開悟,且能夠對佛性本體的明瞭,所得的功德不可思議,而把這個不可思議的功德,佛我如果完整的,具體的說出來的話,會有人(鈍根之人)「心即狂亂,狐疑不信」(其心則必然顛狂倒亂,如狐性之多疑而不能實信也),反以為我説的荒謬,而驚訝之,現世人也是,因為人類在相上作比較,認為人難瞭解,不可能哪,作了那麼多,那麼多(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恒河沙身命布施,供養千千萬萬的佛),怎麼可能比不上膫解真正佛乘大法的功德。佛又説:須菩提阿;當知功德,由於經義,應於果報,經義甚深,不可推測,果報甚重,不可盡言。

2「或有人聞,心即狂目」:是住於貪、嗔、痴,妄執功德,妄念成佛,執「法執」之病。「狐疑不信」:不生淨信迷住邪見,對道真、理真、天命真心生疑念,道心忽進忽退,執「我執」之病。必須「如是住」,確信不疑,破我執與知見惑。「如是降伏其心」,心不狂亂,破法執與思惑。在弘揚真理時,無可說,把生命,慧命交給自性佛。這樣一來,可以抵消先世罪業是果報不可思議。二來可以成就菩提之果是顯果不可思議。

3「當知是經義」:經者:徑也、路也,明師一指聖佛記,指開回天路,全憑自性覺。

4義是道理,這個理不可思議,不是你的知識範圍所能想像的,因此這個經的果報,功德的果報也不可思議。

結論:

1開悟後荷擔如來聖業,用在修辦道,渡人成全,弘揚真理時,為道努力打拚,行功了願,這樣一來,可以抵消先世罪業(能淨業障),是顯果不可思議,二來成就佛果(轉罪成佛),是果報不可思議(持經功德)。

2佛是一位非常細心,非常慈悲的老師,他擔心我們的心量太小,容納不了大法,不肯相信受持「此經」:「佛性」、無盡藏,有這麼大的功德,所以特別在本分中「我若具說」,就是說我如果將……如來正法,眼藏正法,十字真經,常住不滅,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知是經大義,是無形,無名,無情,無外,無內,無始無終,無在,無不在,無著,無相,無為,無不為,無無明,無無明盡,無老死,無老死盡,無智,無得,無住生心大道理,不可思議,修此無住,無相大行,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果報亦不可思議。

   (接著進入究竟無我第十七分:無我的菩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