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不積章第八十一

廖益達

本章為老子肯定真道真理絕非靠語言文字等所能表達說明的,而須在道理實際之真知實悟上離相入理。故老子於本章不願以言顯,但在權法上無言又不足以明道,因此「去相明理」為讀老子書的不二法門了。

詩曰:道渡眾生授真傳,無無有有口難宣,明知大道非遙遠,人不體悟法難還。

(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直實的話不好聽,好聽的話不真實,道本無言,無言又無以顯道,但老子所說的,字字都是從真實道理中流出,雖不一定悅耳,卻句句真實,而一般人誇誕浮辭,雖然悅耳動聽,卻又不信實。

道德經第一章德始而已言明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理,這已交待了絕對不變玄之又玄之道體,絕非靠言語文字所能表達說明,故在道體實際之真知實悟上,如能離相入理,觸類自通時,這才是了悟真理之唯一門竅。

(2)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行為至善的人,不需要用言語來辯解,只透過行為來表現他的善德,反之用言語來辯解的,不是有善德的人。

「學問廣博的人,不必有真知,善於辯論的人,不必有聰慧」。

(3)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凡真知大道的人,曉得宇宙間的人道就在自己心中,深得萬事萬物之理,通於一,萬事畢,不必廣心博騖,故對世間的見聞之學不在多。反之,知識廣博,不求真理,心知外騖,捨本逐末,廣博溺心,多心喪道,就未必是真知大道的人。

是以人類之智識表達雖可致於周行不殆天地生之一切,但絕不能達於獨立不改生天地之理,故對這恍忽渺冥之道之實際,只有在「滌除玄覽」以後,由「致虛極,守靜篤」中才可以聆悟其秒,假若以研究世間諸學之方法來參悟此道體時,則就不能傳其真了。

(4)聖人不積(心無所住,虛而能用),既以為人(為別人服務、著想)已愈有,既以與人(施給別人)已愈多。

聖人是信實的,是至善的,是真知的,寂靜一無所住,不積妄見、妄知,不積則不窮,所謂「虛而屈,動而愈出」。

若是以積為有,則所應就有限了,聖人沒有私心 什麼都無所保留,於是儘量的為人服務、者想,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愈克實提昇,儘量的施予別人,自己反而愈豐富。

金剛經有「如來所說法,階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之言,明確的表明就是其笩,水不成了累贅了嗎?是以老子既立其言,至此又磚其言,「不積」其所言之一切,教人離相入理,故本章乃名之曰:不積章。

(5)天之道利而不害:天道本是廣大無私,成人之善,而不成人之惡 故對萬物是利而不害。

(6)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聖人法天以為用,善利萬物而無形,人我兩忘,彼我無跡,無以為爭。

結論:讀完道德經之最後一章,真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概嘆,因為道德經一書無不在「本天以率人道,彰聖道以法天道。」迄乎「天人合一」,凡修人道以成天道者不能不參研道德經,然而讀經有個「訣」,那便是轉經,而不可被經轉,否則一落言詮,則文字障生,經義便差,更何況道只可心契,而不可言傳,學聖佛的最高指示為「去佛知見,斷佛知見,去聖知見,斷聖知見,去道知見,斷道知見」。此即老子所謂「言者不知,知者不言」之義,「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的典故在歷史上多的不勝枚舉。東周時馮諼為孟嘗君買義 雖然用了很多田契,終能重獲齊王賞識,復宰相識,最後,老子又一次的叮嚀付「為而不恃,生而不有,天而宰,公而不私」的真理,曰:「天成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蓋天之道利人而不害人,利物而不害物,利世不害世,利天下而不害天下,聖人體天行道,故為人而不與人爭,為物而不與物爭,為世而不與世爭,為天下而不與天不爭。其實直理必然是「夫唯不爭,故無尤」。「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