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善建章第五十四(德的餘蔭) 

廖益達

     本章是在說明「修身培德」之重要,凡所下之功夫其所影響的範疇必愈遠,因修身培德猶如鞏固根基,是建立自我與處人治世的基點,故道德老子極為重視,特別提出一個「善」字,善者:好好去做,體無為之用,自然之妙,修德必先修身,以此方能層層而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矣。

一.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台音:際事不撮)

天地之間,如果建立有形或在外面的東西,一定容易被拔去,購置有形的物品或抱持在手上的東西,一定會被脫掉,容易被取走,因此唯有善於建立道德的人,才不容易被拔去,不容易被取走,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道德是無形的,所以善於在心中建立道德,這樣就不會讓其他的力量讓無形的道德拔去,善於在胸中抱持道德,這樣就沒有其他的力量能讓無形的道德脫落。

所以能夠在生的時候,行乎道德的人,不僅自己可享有福祿,他死了之後,仍然有社稷宗廟,讓子子孫孫祭祀,代代相傳不絕,祭祀永享,而且他的德的餘蔭可以澤及子孫,讓人尊敬,世世代代不輟,因為他的德,實行於身,所以他的德業才有如此的完美。(例如: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孫到世界各國仍受尊敬歡迎的)。

二.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這個修身培德並不是嘴巴說說就算了的,一定要切切實實的身體力行才行,而進德修業的功夫,便是以修德於身為本,如此的「德」方為充盈真實。

所以説留財留書給子孫,不如積德給子孫,因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他修德充實於身的話,必能使其家人得到德的餘蔭,俗話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子孫繩繩,瓜瓞綿綿」之吉。

如果這個有德望的人,再進一步,將德普化於鄉里之間,則鄉里之間必然能夠得到德的教化上的長處,澤及鄉里。

又再往外擴展德業,使之德化於國家的話,必然達乎「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之境,這個國家也必然會得到興旺,這樣他的德才算豐盛。

能將此德業之善風,善俗潛移默化於天下時,那麼不分人種、國籍、區域、海外、海內,皆為道德所化,遍施周流,通而不滯,普澤四海而不漏,天下無物不被德之感化了。

三.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因此聖人明白以上這些道理之後,就以自身的身心體悟,去觀察別人的一切作為。以自己的家庭教化,去觀察別人的家庭教化。以自己的鄉里教化,去觀察其他鄉里教化。以自己的國家教化,去觀察其他的國家教化。以現在的天下教化,去觀察未來的天下教化。做為德業普化的借鏡。

   四.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而建道抱德的人,由觀身發展,擴充至觀天下,這是表示一身備於天下.理一性而同於天下性,天下事盡在我心,故說:我何以知道天下的變化情況呢?就是從以上數事的道理推究而得的。

本章末段以「身觀身」,正是外王功夫之第一步,即先要以自身與他身視為一體,由此才產生人溺己溺人饑己饑之心理,故自覺覺他之菩薩乘,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之仁道思想,皆是先有大我觀念而後所產生出來的(人我相不能消滅時,這是不能建樹大功業的)。

讀本章,不難覓得老子理想之大同世界,就是由觀家、觀鄉、觀國、觀天下連結而成的,這不是武力的統一,而是德化之合一,不是有為的籌策,而是無為的自然發展。以道化人生,更以道化天下,使人相化於道與德之中,能夠善建德,善抱一之道,古德云:「一微塵中一宇宙,一剎那間一千秋」,即是善於用「道」之論,如果人人能依道德去進修,何愁裟婆世不能化為蓮花邦乎?當下即是淨土、佛世界。接著進入五十五章:德性深厚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