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不盈章第十五 (聖哲境界)

廖益達

  本章為老子提出的行道論,畫出聖哲的境界藍圖,規畫出修道精進者所擁有的七大外功夫,兩大內在智慧,字字玄璣,誠是修行者的日常功課及修持的準繩。

一、『古之為善士者』:(道在天為天理,在人為人倫道理,在地為地理)。修德入道之謂士,指有道之士,學道學得精緻之士,此種人上盡天道,能知天理陰陽消長之妙,下盡地理,能知剛柔夷險之理,中盡人事,能知巨細品物利害成敗之機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微」是細微,這是道的實踐力量,能達到極細微的地方,雖小事亦不疏漏,「妙」是善境,是說不論什麼事,都能作到無過,盡義盡美。「玄」是玄遠,是說在他的言行表現上雖見出他的美、善,但不知他的潛化力量,還有那麼玄遠,「通」即通達,是說他能貫通萬殊,無所不至無所不達。凡一個一個善為道者,雖然具備了以上美行,但其全體不用,仍是深藏不露,不炫耀,不誇張,總是謙虛自處,故外人無法明白他的底蘊,故曰:深不可識。

一位學道有成者(聖人),其所學已上盡天道,能知天理,陰陽消長之妙,下知地理,能知剛柔夷險之理,中盡人事,能知巨細品物,利害成敗之機,而其境界則達到(微妙玄通)盡善、盡美,無所不至無所不達之地步,其道行至隱微,至奧妙至玄遠,至幽深,至通達,己無法隨便加以測定了。        二、『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夫惟」是因為,有承上啟下之用。「強為之容」:「強」是勉強。「容」形容描述,敘說。也因為聖人的功夫境界,深不可識,最難形容,但不加以描述,又無法體其德澤  之寬廣。

三、『豫若冬涉川』:「豫」;獸名形似象,性好疑,每於冬天冰結才涉水,每每亦步亦趨,不敢遽進,比喻:不輕露才華,引伸為應事每能戰戰兢兢,如深 淵,如履薄冰。

『猶兮若畏四鄰』:「猶」獸名,形似犬,其性聞聲登木,無聲再下來,時前進,旋又回轉,論其小心謹慎。從不輕舉妄動,意指戒慎恐懼,不敢造次,只怕得罪四鄰。(豫台音予。涉台音洩)勉強將之分折,得了一個結論:

第一:聖人首先在應事方面如意教,加意敬慎,不敢妄進,就如冬天涉川,不僅懼其水有徹骨之寒,並且防陷溺不測之患,故猶豫而不敢躁進(本兼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屐薄冰的慎重精神來修辦道)。

第二:聖人當在慎獨功夫方面,特別重現,凡一言一行,一動一靜,不敢稍有自欺之處,戒慎恐懼,有如怕得罪四鄰,或墮入陷阱罟擭之中而不知避,且雖在不睹不聞之際,全然都是天理流行之妙(即是接受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的戒慎觀念)。

四、『儼兮其若容』:「儼」指舉止莊重而得體。(儼台音嚴)。

辟脫:心無所攀緣不思義,不思惡,自在無礙。

「若容」(客):威儀自然端莊恭敬而得體,彬彬有禮。

『 渙兮若冰之將釋』:「渙」;解散,不留滯。「釋」為消散,意為修道亦如堅冰將行消散,以喻我們在養心上的功夫,當現一切有為有相之事,如水上之浮泡,知其不久,故無留滯,亦如一切沈迷愛染之為,如夢中之幻境,知其虛妄,故無貪染,其心上之情,一切塵緣,隨須解脫二種,既不執著假幻身,無明幻境自然盡,觀空亦空是真空,生死輪迴無由近。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第三:聖人在持身上當極其講,求本乎外恭內敬,正心誠意,敦厚莊正的氣質,就有如作客人一般的雅靜,彬彬有禮。 

第四:聖人在養心方面,當不斷提昇,視世上一切有相之事,如水上之浮泡,視 一切沈迷愛慾,如夢中之幻境,知其虛妄,對一切塵緣,隨須解脫,有如冰之將釋,隨須解脫漸化,如此則心境立即渙然無滯,光明磊落,洒洒脫脫,甩得開,放得下,心境永遠豁然開朗。

五、『敦兮,其若樸』:「敦」厚道。「樸」;指未成器的素木。意為:修道之士為保其本真之天性,未敢喪失,持已之真心未敢錯之。

『 曠兮其若谷』:「曠」容谷貌。「谷」空虛,無所不包貌。意為:內心之德要如曠野,山谷的地安然,鎮定,虛受一切因性之體,其本然即是空而無物,虛而不有。

第五:聖人在保真的磨鍊上至為用力,他們對本來之自性未淪喪,持己之真心,未敢錯之,視聽言動,無非真誠,去智去能,步步向平實處下腳,無是無非,實實從天理處安身,所以敦厚之微,如同素木樸然而有渾全之體。

第六:聖人之心德,虛而不有,大公無私(濟公老師,處處之濟時時為公),性之體,空而無物,因虛而不有,故應事不窮,因空而無物,故涵容無量係空谷一樣,氣之入時,定不盈,氣之出時,定不竭,萬法皆空,如太虛之無體,貫古通今,合萬物而無形,不曠而曠,不谷而不谷,不知其曠,忘其若谷。彌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歡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善,笑開天下古今愁。

六、『渾兮其若濁』:「渾」;黃濁,渾沌貌。「濁」;混濁。意指修道之士,晦默無知,永遠不露鋒芒,和其光,同其塵,韜光養晦,隱聖顯凡,同流而不合污。(濁台音族)。

第七:聖人在虛世方面,能本乎其心地虛,性天洞徹的圓融究竟,謙和處靜,不露鋒芒,隱聖顯凡,韜光養晦,和光同塵時與眾生相處,期收潛移默化之功,卻能常得同流而不合污的原則。例六祖,吃肉邊菜。

七、『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孰能」;誰能夠呢?意代表很難。「靜」;意為物慾,掃盡一念不生,心有所歸,不妄想,不忘動。「清」;意味著光風霽月,如蓮花之出污泥而不染。「徐清」;慢慢生清。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安」;靜之時安然自在,內外如一,動靜不二,全句為,指能安之久,其動自生,君子不必妄動守真常,不自顯其長,安以養我浩然正氣,自然徐徐而生動。蓋這世上,實在難得有人能做到以清靜為體,以濁動為用,一切常循自然,因人情莫不喜清而惡濁,卻不知清不可驟然而清,靜之久,其濁自清,動不可驟然而動,安之久其動自生,故聖人不必急於求清,與人同處於濁,惟靜以待之,自然徐徐而生清,即做到撥亂反治息亂解紛,使世界後歸於安靜之境。   清靜境界沒思量,不染纖毫是道場,空無所空徹底得,自然體道契真如。進而,能守其常,不自顯其長,全其拙,安以自養,自然徐徐而生動,就有如世上治久之後,人心易變成淫佚無常,故在人性之全德喪失到極點時,聖人當出而以道治世,振聾啟瞶,使人後歸於生動、活潑,使處處充滿著生機。

八、『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保此道者」:指有道之士,修到以上七項修養者。「不欲盈」:不敢自滿。「敝不新成」:不致變花樣,而有素隱行怪之行為。

結論:凡能保有以上七項修養,兩大條件者,定能知止常止,知足常足,不自滿,不貪得無厭,故能自強不息,虛心學道,本乎道德躬行實踐,正己化人,不敢立一毫巧偽,用一點機智,標新立異,如春風化雨,時雨均霑,絕不會見異思遷,愩高自滿。亦即不可驕泰充盈,亦不可好高騖遠,素隱行怪,標新立異,效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去三心,掃四相,不炫耀,不誇張,虛心自處,道氣圓融。

修道不盈功夫用,七外二內最適中,本性真心清靜體,如蓮出水不沾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