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因地果還生、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有情來下種」的再來菩薩惠能大師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砵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段非語言文字所能述說,非得行者親自經歷那不可思議、超越知識所能理解的生命本能時,方能說生命本來面目原是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

   當到了這個階段的時候,您好比站在生命的制高點上。看「過去」,知道為何如是走來;也知一切的坎坷,是為「現在」的成長;看「未來」,亦知要作什麼,要如何走。那剎那,是涅槃寂靜的大定,通通清楚了。

   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五祖是有如是經驗的人,故知惠能大師已到這個生命的層次,就在這時給予肯定。並且向惠能大師解釋:為適合不同的人而有的各種不同的法門(業處),目的都是為導引人『見』自『本性』。若不知此意但執著在法門外相高下的分別與爭辯上,卻無法體認生命本來面目(本心)。則各種不同的方便法門只是障礙,故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但若『見』自『本性』即是了。若真見性者,即名丈夫、天人師、佛。(大覺悟者)所以六祖才會在廣州法性寺回答印宗法師:指授即無,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砵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這句偈說的是在短時間內就能明心見性者,非比尋常,恰如在本起因地修行得證的正士菩薩(覺有情者)轉世分靈再來。故曰:因地果還生,有情來下種。當然這樣的領會與說法,可能會被誤會,但事實上卻是宇宙真理的真相。何以故?

     因為在維摩詰所說經「菩薩行品第十一」佛陀對從香積佛世界來的菩薩們講解了「盡無盡解脫法門」,諸正士菩薩!已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此等正士菩薩於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乘願再來。

   而正士菩薩再來的任務是: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再來的正士菩薩護的是什麼念;護的是「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念。許多再來的正士菩薩在人間穿上了不同的性別、年齡、職業、身分地位,成了各種不同的角色。各自在自己所能影響的範圍內,盡全力的演出生命的大愛。

   促使這些正士菩薩再來的原因,是「不捨眾生」的大愛。若不是這種「不捨眾生」的大愛在推動,否則菩薩們無法倒駕慈航再到人生苦海一遊。所以五祖對惠能說這偈:「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我們讀到這裡似乎還能親見,兩位「正士菩薩」的任務交接典禮,雖然是三更,人盡不知,但是三世諸佛,諸天天子、龍天護法聚集,歡欣鼓舞。

慈覺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