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與人生-修行的涵養之道

教化菩薩慈訓

修道要像田中牛,步步踏實,修道人要時時鞭策自己,積極學習,時時要求自己,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氣質,提高自己修道的涵養,有三點作為大家的參考:

一,以聖賢的經書來提升內涵。

二,以自我反省來修心養性。

三,以謹慎的言行來戒律自己。

這是修道人每天要做到的功課。

以曾子的三省,顏夫子的四勿做為修道人的功夫,咱們修道不參禪不打坐,三省四勿才是真功夫,才是修道功課。

孔子說五儀,庸人,士人,君子,賢人,聖人。庸人就是一般的愚夫,平常不存戰兢的心,不守規矩,口不吐聖人之語,足不行聖人之道,放縱自己,我行我素,沒有以聖人的正道做為定所,做為目標,這就是庸人。

士人,以前指讀書人,現在可以講是修道人,士人比庸人還要高一等,士人的行為守規矩,雖然自己不能行到盡善盡美,但對自己的言行非常嚴謹,謹慎,對言,行,事物的要求和審度非常精密而詳細,能夠依道而行,守住中道。

君子,當然更高一等,君子言必忠,行必信,沒有憎恨,沒有自專之心,非常忠實可靠,仁義植躬,守乎中道,就是君子。

賢人,就是品格高超之人,行有規矩,言動行足為天下人法則,所行之常道足以化天下世人。最高等的就是聖人,易經講,德配天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聖人的德行真是高超!通權達變,參贊天地化育,曉得天地間的一切常理,所以韜光養晦,看起來普普通通,卻是懷才不露,這就是聖人的高超。

試問諸位賢弟妹是哪一種?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把尺,自己衡量一下屬於哪一種人?求了道,修了道,就不要再做庸人,雖然最高境界無法達到,也要達到做君子。

修道人要做一個真正君子,不要做一個虛偽不實的小人,正人君子是坦坦蕩蕩的胸襟,誠於中形於外,承上啟下,尊師重道做得非常好,沒有虛偽造做,沒有前面做一套,後面做一套,叫做真君子。小人就是偽君子,在前賢面前就阿諛奉承,在後面就批評一大堆,這個叫做偽君子,孔子稱為鄉愿,德之賊也!鄉愿就是沒有道德的人,外面看起來很忠實,私底下原形畢露,所以孔子對學生說,汝為君子儒,勿為小人儒。要做一個有學問的真君子,不要做一個有學問的真小人。因為有學問的真小人是以他的學問去投機取巧,不擇手段,這個叫做小人,修道絕不可以做一個小人。上天看修道人不是看學問,錢財,地位,口才,而是看你的那一點心,忠心造聖賢!

 

慈覺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